不久,branchy家族把迪仙庄卖给巴黎商人gustaveroy。roy投下了不少钱更新了酿酒设备,挖了一口深108米的泉水井,对城堡做了内部装修,然后把自己的家从巴黎移居迪仙城堡。gustaveroy的后人在一次世界大战前卖了酒庄,从此酒庄进入了一段灰暗时期。1945年二战后,cruse家族买下了酒庄。投入金钱、时间和精力修饰酒庄城堡、花园、酒田以及各种设备,回复了迪仙庄昔日光芒。现在cruse家族对迪仙庄的管理已进入了第三代人了。我在迪仙庄对他们所出的酒作过一次垂直试饮(即将多个年份的同一酒庄酒由年轻的喝至成熟的)。每个年份当然都各有风采,但相同之处是:迪仙庄的酒颜色都比较深,甚至有点发黑。闻之果香优美,带成熟黑加仑子和樱桃味。入口单宁结构细致结实,酒体主骨明显,象一匹跑起来平衡而有力的骏马。象其他玛歌村的名庄一样,迪仙庄比较容易明白和欣赏。迪仙庄的酒是很多欧洲国家皇室的所爱,并经常被选作皇家宴会,婚礼等场合的专用酒。19世纪;奥地利国王曾说过:“迪仙庄酒是皇帝的贡品,是神的祭品(forthetableofkingsandaltarsofthegods)。” 到此,不能不说说康帝庄(chateaucandale)。很多人都以为candale是迪仙的副牌酒。有一次我看见一份丹麦皇子推荐给葡萄酒爱好者的名庄副牌酒名单上居然有迪仙副牌chateaucandale。其实康帝庄并不是迪仙的副牌酒。迪仙的副牌酒自1994年开始做,名为blasond’issan。迪仙庄园大部分位于玛歌村,但有一小块却跑过了界,延伸至旁边的上美度区。也就是说玛歌法定区和上美度法定区的分界正好在迪仙庄园内过。把庄园的一小部分划进了另外一个低了一级的法定产区。而第三级名庄迪仙庄是玛歌村的法定产区名庄,所以另一小块的园地只能另起名字叫康帝庄,隶属上美度区(hautmedoc)法定产区庄园。 其实该酒也是在迪仙庄内以同样的酿酒师,同样的设备和工艺,在同样精心照料之下成长的。不过康帝和迪仙风格真的不一样。康帝的颜色呈红宝石色,没有迪仙的深红发黑色。芳香气味如同走进雨后森林,闻到清新的大自然和各种花香。单宁没有迪仙丰富,因此酒体相对要淡雅一点。口感有搂着轻纱在慢舞的感觉,不象迪仙那么结实有力。通过迪仙庄园的例子,你不能不佩服法国对酒田进行法定产区划分和管制的科学性。的确是不同区,哪怕就在旁边都可拥有不同土壤,不同微型气候,酿造出完全不一样风格的酒。康帝庄占地不到5公顷,每年只产2500箱(每箱12瓶)红酒。价钱不到迪仙的1/3,是价廉物美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