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什么不自立呢? 内容: 熟读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刘备得到川蜀之地后,地盘扩大的很多,足以与曹魏及孙吴相抗衡。 而战略位置非常重要的荆州,对于刘备来说相当重要,就派自己的二弟关羽驻守。 诸葛亮深知关羽刚愎自用,多次嘱咐关羽要联刘抗曹,不要太过意气用事。 据《三国志》记载,关羽虽然战斗力强悍,但在处理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等方面非常欠缺,而他却经常说自己熟读兵法。 公元220年,由于关羽羞辱东吴,令东吴人颜面尽失,加上荆州本来就是刘备赖着不还的,趁关羽出兵攻打曹操之际,东吴出兵奇袭了荆州,关羽也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刘备伤心欲绝,多次要出兵东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都被众大臣阻拦了。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因始终以刘皇叔自居,就定国号为“汉”,也被称为蜀汉。 同年,已成为皇帝的刘备,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反对,亲率70万大军讨伐东吴。 更令刘备愤怒的是,张飞因酒后经常殴打下属,被部下杀害。 孙权听闻刘备大军前来,就主动求和,被刘备拒绝。 结果,刘备的70万大军,被东吴名将陆逊一把火给烧了,刘备被人也差点被活活烧死。 带着极少数的才兵败将,借助诸葛亮的八阵图才能逃到白帝城,并驻扎于此。 经过此次打击,刘备倒下了,非常后悔没有听诸葛亮的话,才会导致如此凄惨的下场。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蜀国多年的积蓄被刘备几乎败光。 公元223年,刘备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就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还说了这么一句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的意思很明显,你觉得阿斗值得辅佐,就好好辅佐他,若觉得他不行,就可以废掉自立。 诸葛亮深知,这是刘备故意这么说的,立刻表忠心,誓死辅佐幼主。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死后,诸葛亮手握军政大权,为何没有自立呢? 不是因为他不敢,这三个原因很关键。 原因一:刘备留了一手对于白手起家的刘备,虽然对诸葛亮非常信任,但考虑到自己死后儿子的地位,也选择了留一手。 他不仅托孤于诸葛亮,还托孤于尚书令李严,命二人辅佐阿斗。 另外,之所以托孤于李严,目的很明确,就是放着诸葛亮篡权。 原因二、诸葛亮非常在乎名节东汉末年,人们都非常注重名节,作为一代名士诸葛亮,更是把名节看的比生命还重要。 诸葛亮的一生,为了刘备和蜀国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忠良之代表,人臣之楷模,他绝不会为了所谓的权力,毁了自己一生的名声。 原因三、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在27岁之前,虽有旷世之才,却没有遇到值得他追随的明主,就一直在南阳归隐。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被他的诚心所感动,也给自己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之后,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且非常尊敬,这让诸葛亮非常感动。 虽然刘备当时实力很弱,但这对于诸葛亮来说已经足够,他要的就是这种尊敬和信任。 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从没有想过自立,即使阿斗是位扶不起的皇帝,他也丝毫没有动过篡权之心。 发布时间:2025-04-25 08:13:3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