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武则天退位时为何还政给李家 传位给自己的侄子不行吗 内容: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武则天传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武则天是历史上的唯一一个女皇帝,而且还是在盛唐时期出现的传奇女性,也正是因为这一段传奇的经历,以至于到了今天,武则天还是形容女强者的代名词,更是很多励志女子的偶像和标杆。 然而武则天时期准确来说只是经历了一朝,虽然当时被称之为武周,但之后武则天还是将天下还给了李家人,这背后有着什么原因呢? 实际上任何在历史上所看到的结果,都不会是一个人最初的决定,在武则天选择继承人的事情上同样如此,随着时间和局势的变化,武则天一直都在斟酌自己的最后选择。 而这也就代表武则天并非一开始就是想着自己百年之后要还政于李唐,相反武则天的确有着立武氏的想法。 实际上想要了解武则天的心态变化,就要了解武则天为什么想要当皇帝,难道仅仅是为了成为掌握所有权力的皇帝吗? 证明自己的能力在男子之上吗? 武则天当然这是主要原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够得到永久的祭祀和万世的香火。 就像是秦始皇初建一统帝国时期给自己的封号一样,秦始皇,何尝又不是希望自己的功业能够千秋万代,永世不衰呢? 那么这个说法有什么依据呢? 依据就是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临朝称制的女性,例如汉朝时期的吕雉,她同样是安稳地掌握着皇帝的全部权力,基本上也是朝政一言堂。 但是她却没有那么遭恨,至少她未曾迈出最后一步,对皇位的僭越。 所以成为太后并不是不能享受实权的,但是武则天却要冒着天下人所忌讳,非要坐在龙椅上,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我倒认为这是武则天所期待的新朝代,从改国号到后来的安排祭祀,可以说只要武则天想,李唐很可能随时不存,历史上也会出现一个新的王朝名为武周。 所以有理由去相信,武则天称帝,也是想要和历代英主一样,完成不朽的功业。 武则天在了解这一层面的武则天之后,就能去理解武则天为什么最后还是还政给了李家。 成为皇帝的基本素养是什么? 那就是不能单纯凭着喜好去做事,而且时间上的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不能以所谓的道德作为标准。 这一观点同样是历代皇帝精炼的精华,比如汉宣帝曾对刘奭说过“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谓是道出了真谛。 武则天所以当武则天在面对武三思和武承嗣的时候,武则天丝毫没有因为他们的父亲曾经是赶自己出家门的同父异母哥哥,在武则天的眼里这些都是过去,对于帝国之业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然而有一个人将武则天给点醒了,恰好这个人还是武则天最为信任的大臣狄仁杰。 虽然狄仁杰一直在武则天面前兢兢业业,但是对帝业的传承却是态度专一,并且一直在劝谏武则天还政给李唐。 比如当时武则天曾有过两个奇怪的梦境,第一个梦是武则天自己在下棋,但是却一直不能嬴,而狄仁杰对此梦的解释是“双陆不胜,无子也。 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 且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 ”意思也就是提醒武则天,为什么下棋始终是不能嬴? 不过是因为没有可落的子了,更何况太子还是国之根本。 之后武则天又梦到了一只大鹦鹉,但是这只鹦鹉的奇怪之处就是双翼折断。 狄仁杰同样是巧妙的解释了这个梦境,他说“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 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 ”意思是让武则天不要自断双翼,而李旦和李显则是这双翼,起用则能够双翼振作。 狄仁杰和武则天但是光凭花言巧语就想要哄骗武则天买账是不可能的,唯有触及到了根本才是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真正让武则天幡然醒悟的应该是狄仁杰的这一番话“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其中紧要处正是这个原因,母子关系亲近还是侄姑关系接近? 更何况是武则天还是一个女子。 如果说传位给李显,那么武则天至少还是唐高宗的皇帝,还能够有颜面去见到自己的亡夫,但是如果传位给自己的侄子,那么之后武则天会是什么待遇呢? 很难想象。 或许怀有深仇大恨的武三思等人,早就想要报仇了,至于武则天的延续梦恐怕只是泡影。 所幸的是武则天顺利地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并且在神龙之变后和平地将权力交接给自己的儿子,也算是晚节有保。 而且李显还想要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还是武则天自己选择了则天圣母皇后的称号,可以说这也是武则天最好的归宿。 发布时间:2025-05-12 08:09:59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