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代人用什么香?揭秘古代香文化的发展 内容: 韦庄有诗如是道:“含香高步已难陪,鹤到清霄势未回。 ”中国人爱香早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春秋时期,中国的香文化便开始发酵了。 古代通常以花草植物作为制香的原料,大多是闺阁姑娘消遣娱乐的工具。 并且制香的过程也非常繁琐复杂,从取花、筛选、研磨制作、晾晒等多道工序都需要及其小心细致。 所以,对于不能文不能武的深闺女儿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修身养性的闲趣。 并且中国古代的香文化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衣物、房间熏香、香包、生活用具、祭祀用品等都离不开“香”的身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香文化的逐渐发展和发酵一定程度上也能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美学观念、精神修养、思想逻辑并且也体现出制香传统工艺的高超精细。 而追溯中国香文化的发展历程,春秋乃源头,而至西汉起才是初步发展。 汉代的香文化发展繁荣,古人也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 一、春秋发源,秦一统加强与外界的联系1. 秦一统背景下文化的交流融合为汉香发展提供条件香文化扩展到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它的历史渊源更为深远。 春秋起,我国便开始有了香料的意向。 屈原在《离骚》中说到辟芷、秋兰、香草等物,证实了当时的社会高阶级人士已经开始宽泛使用香料。 但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生产环境与技术的限制,香料的种类还不是特别丰富。 直到了秦灭六国实现大一统之后,形成地域辽阔的国家统治范围。 南北方的交流也开始频繁。 这时,花草繁殖众多的南方地区的生产香制品开始广泛进入中原地区。 随着商业往来的交互频繁,香料也因此销往全国各地。 由此开启了全国范围内的香文化传播。 到了西汉时期,随着汉武帝设西域都护府,加强了与擅于制香的少数民族之间的来往。 以及海上、陆上两条“丝绸之路”的打造,更是连接了中原地区与外界国家的联系,东南亚、西欧地区的异域香料品种也被中国的香料吸纳融合。 所以我们说至汉代开始,中国的香文化和以往局部、单一的香料传播相比才算是有了一个系统完整的起始过程。 2. 贵者用香,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因为在春秋始到汉代,香料非常稀少名贵。 所以一般在王公贵族群体当中比较广泛的使用,并且使用的场合也是像一些重大的利益祭祀或婚嫁节日当中才会出现。 而市井百姓几乎接触不到香文化的熏陶。 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就有提到:“在正月初始之时,贵胄人家当中大子孙妇孺都需要像家中的长辈父族敬以香酒,作为一种美好的寓意,希冀男子事业有成、万事顺遂。 ”从这段史料来看,香料已经成为当时世家大族作为尊贵身份的一种衍生品。 而在汉朝最有名的墓葬堆——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出土了大量与香息息相关的葬品。 据考古专家研究发现,马王堆出土的承装香料的器皿就有十数件,盈满花椒,佩兰,茅香,辛夷,高良姜,杜衡,肉桂等花木的香囊、草药袋子、香枕、熏炉、熏罩、漆奁更是琳琅满目等。 可见古人对香承置方面都十分考究。 不同的装香器皿都有其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枕头里放置安神的香料如佩兰等可以安神助眠。 女子随身佩戴的香囊既美观精致又沁鼻醉人。 作为房屋装饰品的香炉放入主人喜欢的香味也可以侧面窥见主人家的性情品味。 而熏笼作为一种罩在熏炉外侧的“保护罩”,既可以防止熏炉里面的炭火烧到衣饰,同时还可以使衣物沾染上香味,即实用又体现了上层人士的高雅情趣。 二、香的种类及作用1. 汉代香的种类特点由马王堆出土的汉香残留,我们不难分辨出当时香料的几大种类。 其实,汉朝的香料大多数都是本土自产的香品。 虽然当时通过和西域友好关系的建立以及“丝绸之路”的活跃开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原和其它地区的香料传递和贸易往来。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诸如西域流入的香料多数以进贡的方式传入。 那么这样一来,就只有皇室及世家大臣才有资格享用得到,对于更多的平民百姓来说,他们就接触不到这种外来输入的香料。 由此看出,汉代的香料还是以自己国家生产的香料为主。 其次,中国香文化的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就是香料和中药材相结合。 很多香料的生产原料都加入了有着某种药物作用的本草成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料中都是和传统中药材相结合的。 在文献记录中也有大量通过香与药的结合来达到某种生理功效的篇目,历史上称之为合香配伍,这是在研究中国香文化中绝不能忽视的方面。 2. 香的作用(1)观赏装饰作用西汉建朝初期,贵族阶层就已经开始广泛流行熏香这一雅趣。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就有不少熏炉、香皿的出土。 并且由于南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适于香料的生产,所以熏香在江南地区更为流行。 又凭借着沿海的有利地位以及朝廷开放的贸易交流态度,南方的商户将熏炉买卖开展外貌。 熏香这一习俗也被传入了东南亚一带。 而随着熏炉的改进发展,熏香的风气也更为寻常。 不仅在贵族中朝见天子要焚香沐浴;哪怕是平民百姓家中也必定会置一鼎香炉。 汉代的陪葬品中也缺少不了熏炉的出现。 (2)饮食需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 ”在中国广袤的疆域之上遍布多姿风韵的美食佳肴。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非常讲究吃,而香料佐物的添加必定是美式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香身需要我们常说“闻香识女人”,可见香味也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象征。 其实在古代中国,古人就非常喜欢用香料来使身体变得香气迷人。 像玫瑰浴、花瓣澡都是那时候传下来的洗浴方式。 楚辞中也有大量关于古人用香的辞曲记载,像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等。 而古人香体的方式除了沐浴之外、还通过佩戴香囊、在化妆品中加入香氛甚至内服香料等多种方式,可见古人对香的喜爱了。 (4)防腐需要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辛追夫人的遗体不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加入了香料。 要知道,之所以香料会散发出浓重的香味,就是因为其内含的成分中有大量油类物质。 而在中医记载中,油类物质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抑菌、杀虫的功效。 正因如此,才赋予了很多香料防腐的功能。 所以正是因为香料的这个功效,古代在保持尸体完整上,经常会用香料给尸体洁身用以防腐。 并且古人爱香的古人长期服用含香的药物和使用香料都对人体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也是导致现在出土的墓葬主人很多尸体经千年而不腐的重要原因。 (5)祭祀仪式的需要名士宋洪刍所著的《香谱·天香传》中就曾说到:“香料可以连接上古天地,它具有至纯至洁的特点,因此可以用来敬奉神明。 ”所以在古代社会,香料常常作为一种供品在各大祭祀活动或者是宗教仪式上频频出现。 在去寺庙拜佛还愿之时,都需要焚香沐浴。 佛教认为香可以洗洁人们身上的污秽和俗念。 净化人们的身心。 因此,香的祭祀用途也被奠定下来。 结语汉朝作为香文化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香料品种还是比较有限的,而且香料用具的制作也比较单一。 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汉代已经初步奠定了中国香文化的基础。 从这个时期开始,香文化开始展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并且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有着丰富的作用意图。 而在各色香料中,蕴含出的中国古人对于生活品质的高雅追求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加触动人心。 朦胧迷惘的香丝弥漫景象,本来就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非常符合中国人所追求的那种恍惚似仙界的美好理想。 所以说,带着沁鼻香甜的味道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好希冀的愿景,也是香料从古至今都深受中国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香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品味及思想境界。 在当代社会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 发布时间:2025-06-13 08:14:20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3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