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周武王为何不选择姜子牙来做辅政大臣,反而是弟弟周公? 内容: 周公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定特别熟悉,但也有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了解周公到底是谁。 在历史上,周公就是周朝时期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同时也是周武王死后的辅政大臣。 不过这就让人感觉很奇怪了,周武王死的时候,姜子牙还活着,为什么他不选择姜子牙来做辅政大臣? 姜子牙名望很高,为什么周武王没看中他,却选择了自己的弟弟呢?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问题不妨用《封神》原著来答一答。 封神虽然是后人加工的神话故事,但如果与正史(比如《史记》)相参照,多少还是能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答案。 简单说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周公是谁? 武王的亲弟弟! 姜太公是谁? 姜子牙,外姓人,尽管是伐纣之战中功劳最大的功臣,但的确是外姓人。 《封神》第100回,列侯分封国号名讳:文王第四子姬公旦,佐文、武、成三王,有大勋劳于天下,成王时为大宰。 武王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号为“鲁”。 太公吕望起自渭水,为文、武两朝帝师,号为师尚父,辅佐武王平定天下,有大功,封国营丘,为齐侯。 按封神原著,姜子牙九十八岁封完神后功成身退。 武王向来都称姜子牙为“相父”,这一年42岁(或51岁),可见姬发都没姜尚大,更别说周公了。 可见,在两人年纪对比上,周公春秋鼎盛,而姜尚已经是个快要入土的老人,除非脑袋被门夹了,否则武王就不会用姜尚辅政。 武王伐纣功成于公元前1046年,克殷三年之后,前1043年,姬发就驾崩了。 此时姜子牙已就封国。 我在一篇文章中想像过,姜尚的这条路充满了艰辛:本身他年纪已大,加之林深难行,视野所及,尽是狼虫虎豹与原始森林。 西岐(今宝鸡岐山县)到营丘(今山东临淄)有多远,地图可以查到。 因此姜尚的赴国之路,最快得半年左右,最慢得一至两年。 而且就算姜子牙半年就到了营丘,他还要马上面临三个问题:一是莱人争国;二是修缮城池;三是送子就国。 这一番折腾下来后,差不多也得两三年光阴。 现在听说天子驾崩,姜尚又得花小半年工夫赶回西岐去,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还没奔着丧,就先把自己奔没了。 大人物都没想过“上天之子”的自己也会死。 惟其如此,才不会过早安排身后之事;而等到他想安排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 武王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活几十年,孰料他竟然会走到“相父”的前面? 在武王弥留之际,恐怕他的心里嫉妒姜尚活得更长占了上风。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辅政,教化四民,政通人和。 即使恐惧流言,仍能平二监之乱。 贾谊评价他说: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周公用铁一般的执政才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 兄弟两人毕竟在一起相处了40余年光阴,周公已经用无数次机会充分证明了自己。 姬发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好一弟弟而弃之不用? 发布时间:2025-06-16 08:13:4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