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苏坦妹才貌双全,为何朱元璋会处死她呢? 内容: 自古美女配英雄,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英雄身边几乎都有着比较漂亮的女人,但话说回来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明朝的朱元璋也不过如此。 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30岁的朱元璋攻破婺洲。 进城之后,朱元璋开始四处张贴告示,一来抚慰城中百姓,告诉大家,我朱元璋的军队从来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 二来则是为了求贤。 当时,朱元璋久闻浙西四贤[刘伯温、宋濂、章溢、叶琛]的大名,所以大量的张贴告示,并且派人四处察访,希望刘伯温等人可以出山辅佐自己。 老百姓看到告示后,由于不认识字,所以很茫然。 这时,苏坦妹恰好经过,看到了朱元璋安民和求贤的告示,所以主动站了出来给大家解释告示的内容。 苏坦妹不仅是才女,更是美女,拥有惊为天人的容貌,婀娜多姿的身材,所以在一众百姓中显得极为突出。 这一幕恰好被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胡大海的儿子胡德济撞见,两人被这个才貌双全,美丽无比的女子震惊了,便找了一个借口,把这个美丽的女子带走了。 得到这种绝色美人,他也不敢独自享用,于是就将苏坦妹献给了朱元璋,朱元璋见到这名妙龄才女,可以说是兴奋异常,当天就与苏坦妹成就了好事。 看到这个世所罕见的美女,朱元璋已经心旌荡漾,再一交谈,朱元璋更发现此女不卑不亢,谈吐不凡,是一名极为难得的才女。 女子叫苏坦妹,浙江金华人,14岁便以才闻名,是江南著名的才女,与刘伯温等江南名士经常诗词唱和。 朱元璋听了这些更是心花怒放,就把苏坦妹留在了身边。 苏坦妹的这种美丽足以让朱元璋神魂颠倒。 朱元璋把她留在了军营中。 只是她的美丽和气质与才华让朱元璋不知如何是好,他担心她的美丽会摧毁自己的志向,从此迷失在温柔乡;又担心她的美丽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但又不忍放手,矛盾中。 偏偏在第二天,朱元璋审理胡德济一案:胡德济攻下城池后俘获很多的青楼女子,名声败坏,破坏军纪,朱元璋正要把他正法。 胡德济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抓朱元璋的把柄,说他收美女苏坦妹。 还辩称:“前有车,后有辙”。 朱元璋为了给自己正名,不循私情,严明军纪。 他只好把苏坦妹也带来庭审。 朱元璋冒着胡大海谋反的风险,除掉了胡德济和那些青楼的女子。 当然,苏坦妹也死了。 朱元璋为了堵住千千万万人的口舌,为了服众,也为了给胡大海一个交代,苏坦妹作为被利用者,不得不死。 可怜一代才女死的太可惜! 她的死令我们扼腕叹惜,叹息她生不逢时,叹息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至始至终她有何错? 难道美丽有错吗? 难道有才华有错吗? 她的死竟然只是作为一个政治的牺牲品而已。 后来,朱元璋杀了苏坦妹之后,引起了以刘伯温为首的浙江四贤的不满,朱元璋为了表示悔意,在苏坦妹的坟前立了一个“罪己碑”,刘伯温等看到这些归其帐下。 此举又一次俘获了天下士人的心,而苏坦妹死后又被利用了一次。 但是无论“罪己碑”写的如何感天动地,一代才女冤死的事实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的。 上面这个故事源自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正史中并无记载。 但明人刘辰的笔记小说《国初事迹》有一个类似故事:太祖亲征婺洲,有侄男子进女子一人,约二十岁,能作诗。 太祖曰:“我取天下,岂以女色为心? 诛之于市,以绝进献。 ”然,对于苏坦妹来说,兵荒马乱之中,她没有将自己的聪明、才华与绝美的容貌隐藏,才遭此灭顶之灾。 苏坦妹一代著名的江南才女,和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由于以上详细情节源于影视剧,详细情节在正史里无法考证。 朱元璋消灭群雄打败元朝,建立大明王朝,他体恤民情,休养生息,实施仁政,办学校兴教育、打击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可惜在滥杀无故上为史学界所不耻。 发布时间:2025-06-20 08:11:5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3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