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华鲎几亿年都不进化的活化石 内容: 广西边防查获1000余只无主中华鲎,中华鲎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生活在地球上,是海洋里的远古遗民。 中华鲎又叫鲎鱼(念hou),马蹄蟹,属节肢动物,剑状尾,全身黄褐色,通常生活在中南海。 鲎是用鳃呼吸的节肢动物,现在世界上的鲎只剩下4种。 这种外形有点像龟的生物,存在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北部湾最多。 在广西北部湾的海边,成群结队的鲎爬到沙滩上产卵是当地渔民津津乐道的故事。 鲎的血液因含有铜离子显示蓝色。 中华鲎血液为蓝色。 活化石鲎是一种古老的生物,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有生物活化石之称。 中华鲎又叫鲎鱼、马蹄蟹,属肢口纲节肢动物,剑状尾,全身黄褐色,通常生活在南中国海,北部湾分布最多,中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 中华鲎的用途   鲎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全身都是宝,它的肉、壳、尾皆可入药。 中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 但鲎资源现在已经急剧减少。 由于填海造地、滩涂开发等原因(因为鲎它很挑地方生长)鲎失去了赖以生息的浅海沙滩。 鲎的血液因含有铜离子显示蓝色。 从这种蓝色血液中提取的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受细菌感染;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和食品工业中,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它的壳可以提炼成的药可治甲亢等病,由于中华鲎的自身价值不菲,近年来大量出现用它的壳做原料的甲壳素加工厂;同时,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所以无法逃脱被滥捕滥杀的命运,面临着灭绝性的灾难。 中华鲎是广西、广东、福建重点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 中华鲎平日里成双成对生活在深海里,每逢春夏之际,便上岸生儿育女。 由于雌鲎比雄鲎大两倍多,肥大的雌鲎常背驮着瘦小的雄鲎在海滩寻找合适的产卵地。 因此渔民们捕捉到的鲎总是一对一对的。 他们诠释了对爱情的忠贞,因此被成为深海鸳鸯。 中华鲎能活多少年远古时代的古老生物: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鲎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 此时原始鱼类刚刚问世。 恐龙最早出现于2. 3亿年前,大部分于6500万年前灭绝。 而鲎虫至今在地球上已经延续了3. 5亿年。 它见证了恐龙由出现到灭绝的全过程。 因此鲎就是距今3. 95-3. 45亿年前泥盆纪(一说2. 25亿年前的二叠纪)繁盛的海洋居民了。 虽经数亿年的沧桑之变,但该物种依然如故,变化甚微。 有生物活化石之称。 流着蓝色血液的远古异形:中华鲎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 除了爬行、游泳等运动之外,它们还以奇特的方式完成难以想象的艰难任务。 比如产生水流将食物引导到嘴里。 有些还具有类似腮的功能,帮助他们获取氧气进行呼吸。 主要是肉食性动物,取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 中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 鲎的血液因含有铜离子显示蓝色。 中华鲎作为蓝血贵族、简直任性得要命,四亿年了也没变过,还长着那副远古异形的样子。 它的外形有点像外星人,而且血液又是蓝色的,这给它增加了不少科幻色彩。 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就是人类利用鲎的血来制造药品。 每次取完了再放生,生生不息,好像血袋一样的循环利用。 它的壳可以提炼成的药可治甲亢等病,又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所以无法逃脱被滥捕滥杀的命运。 被吃到濒临灭绝:中华鲎虽具有活化石的高贵身份,但是也难逃无所不吃的人类的魔掌,何况作为活化石的它本身就极具研究价值。 对待这种奇异海鲜,我们以前的沿海人们喜欢把它劈成几块放进锅里煲汤,东南亚的朋友会用鲎肉炒海鲜面,还有人就直接放在烧烤架上,等肉熟了,挖挖就吃。 现在鲎已经活生生被沿海地区的人吃成保护动物了,但是在小市场还有在私下销售,每公斤售价在200-300左右。 小时候可是非常廉价的东西,主要原因是繁殖季节? 喜欢成双成对地出现,雌鲎驼着雄鲎在沙滩上爬,非常容易捕捉。 渔民们在捕捞期打捞中华鲎时,每次提起来就是一对儿,所以它们也被叫做海底鸳鸯。 三天两头家里就做来吃吃。 而另一种圆尾鲎,含有类河豚毒素,不能吃,吃了可能会中毒。 更坑的是中华鲎和圆尾鲎的外表并不好分辨,每年都有几位误吃进ICU。 如今,中华鲎已收录于濒危物种名录(红色)中,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 但是它的生存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发布时间:2025-06-24 08:13:3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