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张敞有哪些事迹?为什么汉宣帝派他监视刘贺? 内容: 对张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随着西汉海昏侯墓的成功发掘,汉废帝刘贺的人物形象也渐渐立体,我们开始知道,他被废以后的大致生活境况。 通过墓中的黄金数量可以推测,他活得很富裕,通过藏书又能知道,他的精神世界也比较丰富。 《汉书》中记载,有一官员名张敞,定居山阳,为汉宣帝暗中观察刘贺的一举一动,通过他的观察,刘贺面容、仪态、家人、甚至仆人,都被我们得知。 那么张敞,何许人也? 张无忌答应赵敏三件事:去冰火岛借屠龙刀一看;不娶周芷若;替她画眉一辈子。 前两件事,都成为了张无忌情感历程上的巨大转折,第三件事,被看成长相思守的保证。 而最早愿意给老婆画一辈子眉毛的人,其实在汉代。 这个人与汉宣帝是君臣关系,与霍光是敌人关系,与汉废帝刘贺,也有一番纠葛,他就是张敞。 张敞,汉代非著名官三代一名,他的爷爷名叫张孺,官至山谷太守,但后来迁居茂陵,未能进入权力中心。 他的老爸,名叫张福,曾做过光禄大夫。 到了张敞自己,则按部就班从个小乡官做起,一步步变成了太守卒史、太仆丞。 古代,不管官三代叫管三代,都叫他官宦世家。 这种家庭出身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特点:不冒进,稳当,也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 前者来源于家族经营,后者得益于环境熏陶。 所以可以发现,张敞的几次升职,都是因为他“清廉”“稳妥”。 人生如同闯关游戏,不同阶段需打不同等级的怪。 随着张敞职位越来越高,他所面对的敌人,也越来越强大。 第一个,是昌邑王刘贺。 汉昭帝死后,朝廷急需要选出一位皇室中人任命新的皇帝,最后选定了刘贺。 张敞时人太仆丞,太仆,说白了就是给皇宫养马看车的,说好听点叫做掌管宫廷畜牧业,而太仆丞,则是跟在太仆旁边的人。 皇帝人选的决定权,他没有,但是质疑权,人人拥有。 只不过别人未必会把质疑讲出口,奈何张敞心中有原则,于是劝谏刘贺:你不是这块儿料! 上点儿心吧! 果不其然,他被记恨了。 幸运的是,劝谏的第十天,刘贺被霍光联合大臣废掉,结束了短暂的帝王岁月。 刘贺一共做皇帝27天,计算一下,张敞劝谏是在第17天。 “大胆”是一把双刃剑,危险的另一面是成就。 死神放过了张敞,名利就向他招手。 劝谏一事过后,他可谓名声大噪。 小同僚发现了他有识人前景的慧眼,大同僚则深深被这勇气所震撼。 张敞很快成了太中大夫,轶比千石,掌议论事。 从此往后,这才算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官。 但是呢,他不能高兴的太早。 因为此时朝局尚不稳定,文武百官除了有皇帝这个共同的主人外,还有霍光需要服从。 《汉书》载:张敞得罪了霍光,被派去主持节减军兴用度,担函谷关都尉。 这排挤可是够狠的。 首先,远离首都,一界文官,基本上就和权力中枢说再见了,未来难有大发展。 其次,节减军资,吃力不讨好,办的成功也会得罪了地方士兵,办的不成功,又会被说成无能,若是引发兵变,死路一条。 这个时候,是汉宣帝刘询挽救了张敞。 刘贺被废掉以后,被返回原地,继续做着昌邑王。 能够留得安全,这是宣帝心胸的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宣帝对他毫无防备。 昌邑,在今天的山东境内,山阳,是昌邑国另一个名字。 张敞被贬后,落寞不得志,汉宣帝将他任命为山阳太守,专心致志去做一件事:监视刘贺的一举一动。 汉宣帝这个行为,一举三得:1,规避刘贺心有不甘反叛的风险。 2,霍光将刘贺废而不杀,也是留一手,如果刘询皇帝做得不好,可以再废再立。 张敞的监视,刚好及时发现霍光有没有跟刘贺联系。 3,张敞被排挤,汉宣帝此时重用,可以得到一颗中心。 事实上,也正是此举,为我们留下了研究海昏侯的宝贵资料。 《汉书》中张敞与宣帝的密函记道:“刘贺此人面黑,眼睛小,鼻子又尖又低,身形高大,似乎有风湿病,走路不方便。 他有十六个妻子,二十二个儿女。 刘贺长长手持书简,连头上都插着笔。 “ 发布时间:2025-07-06 08:16:0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