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白菜与杨乃武奇案,旧时代女性的悲哀! 内容: 1十月初九,豆腐店的帮工葛品连口吐白沫,暴亡了。 众人慌作一团,有人忙着张罗寿衣,有人觉得事出蹊跷,匆忙报官。 葛家的小娘子秀姑到底年轻,未经大事,只是伏在地上哭泣,旁边几位老妇人耐心劝慰。 这秀姑不满二十岁,生得白皙秀丽,常着绿衣白裤,明眸巧目,姿色过人。 久而久之,大家倒忘了她名字,都叫她“小白菜”。 不过一时辰,衙役便带着仵作前来。 有人奉茶,官差详细问了死者生平,死亡前后情形,请仵作验尸。 那葛品连晨起腹痛,继而吐泻不止,下午申时便毙命。 仵作沈详疑心中毒而死,即用银针来验毒。 银针刺入尸体后,上面变黑,沈详心惊,这是中毒的征兆。 他不动声色,只是将验尸情形记录在册,即回县衙复命。 这件事在余姚县城传开,一时沸沸扬扬,成为众人茶余饭后谈资。 2知县刘锡同看了验尸结果,又经过一番查访,怀疑是杨乃武所为:这杨乃武为本县举人,平时清高刚直,好打抱不平,常常代乡人打官司,每令衙门难堪。 小白菜夫妇起先又租住于他家,关系亲近,闲暇时,杨乃武不避嫌,常教小白菜写字,读佛经。 众泼皮无赖早传言,这水灵灵的小白菜让杨乃武得手。 也正因此,为避风言风语,葛品连和小白菜搬离他处租房。 刘锡同想,此案非同小可,杨乃武毕竟有科举功名在身,又喜欢为人打官司,巧舌如簧,非办得令人心服口服不可。 只是一旦办成,自己便除去一眼中钉,从此在余姚施行政令,便容易得多。 他将小白菜押来严刑逼供,令其招认谋杀亲夫葛品连,且与杨乃武有奸情,为杨乃武买药指使。 小白菜起初断口否认,刘锡同便以锡烧融化,锡水浇其背。 她娇弱之躯,如何受得了这番痛楚,只好称自己伙同杨乃武杀了葛品连。 有了小白菜的供词,刘锡同又着人拿来杨乃武,再度严刑逼供。 此案经过两度复审,轮番用刑,饶是刚强的杨乃武,也受不了痛楚,被逼认罪。 3杨家遭此巨变,悲痛不已。 杨乃武妻子平素忠厚仁慈,对此案已近绝望,终日只是以泪洗面。 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自幼随弟弟读了些书,有些见识,倒希望能为弟弟伸冤。 这年春天,她在城外寺庙求签,那签词却是:“荷花开处事方明,春叶春花最有情,观我观人观自在,金风到处桂边生。 ”算命先生解签道:“荷花开时,案情或可得解。 到了秋季,人或可回来”杨菊贞心中稍宽慰,又去扶乩,那乩词道:“若问归期在何日,待看孤山梅绽时”。 这自然是弟弟可得救的话。 杨贞菊自此便一心营救,不作他想。 杨乃武有科场功名,其案很得一些科场同年官僚同情,经杨贞菊四处联络,此案层层上达,被陈诉到慈禧太后手上。 (小白菜与杨乃武真实照片)4慈禧看此案卷宗良久,心中泛起强烈同情。 她守寡多年,深知女性囿于纲常名教,处境之不易,此案从卷宗来看,极有可能是一桩冤案,只是各级官员层层相护,已经不愿再翻案。 她有两重考量:其一 ,此案如果是冤案,小白菜一弱民女,被如此欺侮,自己同为女性,同情难安。 其二,  办此案的官员都是湘军官僚,这些人依仗军功,每每贪污敛财,为所欲为。 太平天国叛乱已平定,正可借此案敲打这些人,挫其锋芒。 她连下十一道懿旨,严令刑部重新审理此案。 当时,报纸成为新兴重要舆论力量,上海《申报》对此案也多次报导,称此案为冤案,给清政府强大压力。 此案终于在京城由刑部官员重审,结论为小白菜之夫葛品连为病死。 原来银针在验尸试毒时,需要经皂荚水浸泡过,见黑色才可断定为毒死。 仵作沈详经验尚浅,当日匆忙下银针,没有经皂荚水浸泡,才错成此冤案。 清廷因此案,处分了一百多位牵涉官员。 杨乃武与小白菜被释放。 5杨乃武回到家中,与亲人抱头痛哭,从此种桑养蚕,学会藏头缩尾,不再参与诉讼。 小白菜无处可去,回到余姚,可是余姚又哪里有她容身之地呢? 丈夫没了,家没了,身边到处是风言风语。 她想逃,却发现天下其实无处可逃。 想了一夜,第二天,她去了余姚城外的尼姑庵,剪下一头秀丽的头发,做了尼姑。 她还想穿着绿衣裳,白裤子,学识字,念佛经,做从前那个美丽、干净、纯真的女子,可是世上的大染缸里,哪容得下一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小白菜呢? 只好在佛门,做一棵白莲花吧。 晚年,自己在尼姑庵中孤零零一个人,世上时日不多了,她心中还是很愧疚。 杨大哥教她识字,读经,却连累了杨大哥。 想了又想,只好写了张字条,托香客带给杨家后人:“杨二爷蒙天大不白之冤,人身受尽残酷摧残,遭终生之残,终生难忘。 均我所故,均我所害。 二爷之恩,今生今世无法报答,只有来生再报。 我与二爷之间绝无半点私情,纯属清白。 后人如有怀疑,可凭此字作证。 ” 发布时间:2025-07-12 08:11:43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