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滁州琅琊山 内容: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古称摩陀岭,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三古等四大景区,面积115平方公里。 主要山峰有摩陀岭、凤凰山、大丰山、小丰山、琅琊山等,以茂林、幽洞、碧湖、流泉为主要观景特色。 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乔木树种有327种。 山间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始建于唐代的琅琊寺,有卜家墩古遗址留下的大量古迹和文物,还有著名碑刻唐吴道子画观音像、唐李幼卿等摩崖碑刻近百处。 唐宋著名文人雅士如韦应物、欧阳修、曾巩、苏轼、宋濂等趋之若鹜,均以诗文纪其胜。 故琅琊山为我国24座文化名山之一,为皖东的游览胜地。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为我国四大名亭之一。 它和丰名亭都因镌有欧阳修文、苏东坡字而著名。 醉翁亭初建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 它是当时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专门为欧阳修而建。 当时,欧阳修因在朝得罪了左丞相等一伙奸党,被贬至滁州任太守后,常在此饮酒赋文,智仙同情他特建造了这亭子。 欧阳修自称“醉翁”,便命亭为醉翁亭,并作了传世不衰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 醉翁亭四周的台榭建筑,独具一格,意趣盎然。 亭东有一巨石横卧,上刻“醉翁亭”三字,亭西为宝宋斋,内藏高约2米、宽近1米、刻有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两块,为稀世珍宝。 亭西侧有古梅一株,传为欧阳修手植,故称“欧梅”。 亭前的酿泉,旁有小溪,终年水声潺潺,清澈见底。 再往西行,可观“九曲流觞”胜景。 琅琊寺是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代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 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 琅琊寺掩映在绿树浓荫之中,潺潺泉水绕寺而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正如宋人诗云:“踏石披云一径通,翠微环合见禅宫。 峰峦密郁泉声上,楼殿参差树色中。 ”大雄宝殿为寺内主要建筑,雄伟壮观,殿前院落中央有明月池,池上一拱桥曰明月桥,池北有一精舍为明月观。 大雄宝殿后有藏经楼,相传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回来,有一部经书藏在这里。 从楼右侧下,可达抵园,园中翠微亭尤为别致。 明月观后有三友亭,因亭旁有松、梅、竹岁寒三友,得名。 由琅琊寺东南偏门出便见南天门与无梁殿。 无梁殿建在山腰,背靠大山,而对南天门,它无一木梁,全系砖石结构,故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著称。 登上山顶南天门,这里可远眺长江和江南诸峰的雄姿,近瞰绿荫如盖,云雾缭绕,溪水潺潺,清幽俊秀的琅琊山自然风光,令人陶醉。 从此下山向北,是一片巨石林立的山坡,这里有归云洞和石上松等景点。 琅琊山层峦叠嶂,曲径幽泉,四季皆有好景。 尤以夕阳晚照,雨后听泉,别有情趣。 发布时间:2025-07-29 09:04:39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