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建成有三位大将,玄武门的时候为何没人帮他呢? 内容: 义宁二年杨侑禅位给李渊,李渊称帝,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建成麾下有三位大将,为何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没人帮他呢?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李建成还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 就在李建成意气风发的时候,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史书上记载,李建成的麾下有三位大将,如果这三位大将在长安,李建成未必会失败。 这三位大将分别是:罗艺、王珪、李瑗。 罗艺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罗艺奉表归国,李渊封他为燕王,兵赐姓李,从此罗艺改名为李艺。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世民攻打刘黑闼的时候,罗艺就带领了数万人马。 罗艺在徐河攻破刘十善的军队。 几个月后,刘黑闼再次起兵,李渊让李建成率军征讨,罗艺再次奉诏讨伐。 不久刘黑闼被杀,李建成和罗艺在洺州会师。 这个时候罗艺请求入朝,李渊盛情款待了罗艺,并封他为左翊卫大将军。 这个时候罗艺就和李建成认识了,李建成便开始拉拢罗艺,结为党羽。 罗艺居功自傲,还殴打李世民的亲信。 关于罗艺罗艺的武艺,《旧唐书》:“艺性桀黠。 ”“罗艺归国立功,信妖言而为叛。 善始令终者,鲜矣! ”《新唐书》:“艺刚愎不仁,勇攻战,善用槊。 ”当时突厥屡次侵扰,然而突厥听到罗艺的威名却非常害怕,所以李渊派罗艺带领天节官兵镇守泾州。 所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罗艺不在李建成身边。 王珪王珪这个人不重名利,志向深沉,开皇十三年(593年)王珪被授为太常治礼郎,仁寿四年(604年),因为杨谅起兵反对隋炀帝事件,王珪逃到终南山,隐居十多年。 到了大业三年(617年)在李纲的推荐下,王珪出任世子府谘议参军。 武德元年(618年)李建成被封为皇太子,王珪被任命为太子中舍人,很受李建成的器重。 武德七年(624年),因为杨文干事件,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升级,李渊认为是王珪没有劝李建成,导致兄弟不和,把他流放在巂州。 玄武门之变的时候,王珪也没在李建成身边,要不然李建成的结局能反转。 李瑗李瑗可谓皇室宗亲,他的曾祖父李虎为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他的爷爷李蔚是北周的朔州总管,他的父亲李哲是隋朝的柱国、备身将军,他还是李渊的堂侄。 唐朝建立以后,李瑗就担任刑部侍郎、信州总管、山南东道行台右仆射,进封庐江郡王。 武德九年(626年),李瑗担任幽州都督,这个时候李建成便暗中与李瑗交结,想铲除李世民,后来李瑗就被调离了长安。 当时李瑗拥兵十万,真是可惜了。 到最后也没有帮上李建成什么忙,最后李瑗被废为庶人,绝其宗室属籍。 从整个玄武门之变来看,李建成身边真正有能力的人并不多,谋略上有魏征,武上有李元吉。 然而武艺高强的罗艺、出谋划策的王珪、皇亲国戚李瑗都不在李建成身边,在看李世民身边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 如果李建成的三个心腹之人在长安,李建成不一定会失败。 发布时间:2025-08-06 08:16:2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