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诸葛亮病死后司马懿为什么要退兵 诸葛亮的死吓走了司马懿吗 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司马懿,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演义当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战,两军大战在即,却有按兵不动,由于年事已高,又凡事亲力亲为,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最终死在北伐的战场上。 这让无数人垂泪。 但是后续《三国演义》却说诸葛亮留给姜维一个计谋,让他暗中退兵,反过来做一个诸葛亮的木像,以此吓走司马懿追兵。 司马懿果真中计,在追击蜀军时看到了姜维推着木像出来,顿时就吓呆了,连忙带兵撤退,由此民间就出现了「死诸葛吓走活司马」的传言。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问,小说里将诸葛亮说得神乎其神,那么历史上到底是不是有那么一回事呢? 在西晋学者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中引用了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的记载:亮自至,数挑战。 宣王亦表固请战。 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 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翻译白话文就是,诸葛亮在五丈原跟宣王(也就是司马懿)挑战。 司马懿也向朝廷上表说要请战。 但是魏国却派遣辛毗拿着皇室的符节来制止司马懿出兵。 当时姜维就对着诸葛亮说:辛毗拿着皇帝使节到了,司马懿恐怕不会出兵了。 诸葛亮心里很清楚,说:司马懿本来就没有想着打仗,之所以说要出兵打仗,甚至向自己的朝廷上表出征,主要是想做做样子示威。 古语有云,将军在外打仗,必然见机行事,皇帝的命令也不一定会接受。 如果司马懿能够想出来的打败诸葛亮的方法,怎么会派人不远千里向朝廷请战呢? 所以司马懿这个老狐狸非常懂得心理战,能骗过姜维,但是骗不了诸葛亮。 后来之所以司马懿不进兵,并不是因为难以预料诸葛亮的生死,其真实的原因有2点:01 兔死狗烹当时东吴已然是内讧,司马懿既打不下来,也不想打,所谓鸡肋之地。 所以三国进入后期,基本上是蜀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 两国的知名将领死得也差不多了,所以魏国没有人可以与诸葛亮抗衡,所以司马懿这个被罢官的人才会被捧到高位。 一旦蜀军的有生力量被消灭,自然魏国就要拿司马懿开刀,所以司马懿的地位岌岌可危。 02 保留实力司马懿能够在后期上位,主要就是依靠自己的兵权。 司马懿肯定也听过古语: 患在外,攻其弱,患在内,攻其强。 从这一点上来说,魏国派司马懿出兵,本质上也就是借蜀军除掉司马懿。 司马懿或是被打死,或是打败仗。 魏国能拿司马懿开刀。 反之要是大胜,魏国就能顺道拿下蜀国。 所以司马懿退兵,其实是觉得自己没有完全把握拿下蜀国,所以干脆保留实力 发布时间:2025-08-07 08:36:5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6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