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鄂伦春族的教育有怎样的发展? 内容: 鄂伦春族早期的教育主要是民间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技能、生活知识、狩猎经验、思想品德的教育以及高尚情操的培养,形式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中面授。 1695年,鄂伦春族地区开始设立学校,有了正规的教育。 当时虽有鄂伦春族子弟入学,但效果不大。 民国时期也提倡在鄂伦春地区设立学校,鄂伦春族中的有识之士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保忠是鄂伦春族历史上第一个兴学的提倡者和组织者。 在他的努力下,先后成立了几所鄂伦春国民学校,由于当时黑龙江省教育厅以及一些热心鄂伦春教育事业的人士的努力,办学效果显著。 日伪统治时期,“不开化其文化”的愚民政策,使鄂伦春族的学校教育几乎陷于停滞。 1949年后,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鄂伦春族的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各定居点都建立了小学,有的还附设了初中班。 1980年,国家投资建立了具有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鄂伦春中学。 鄂伦春孩子上学一律享受助学金。 到1981年,鄂伦春族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培养出了百余名大专毕业生,使他们成为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才。 现在,鄂伦春族还有了自己的大学生,整个民族的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 据统计,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旗有小学校118所,中学校28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7. 57%。 全旗十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连续十年达100%。 发布时间:2025-08-10 08:13:08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