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老虎凭什么入选十二生肖? 内容: 01十二生肖,到底是什么鬼? 因为要说清楚这事,要牵涉的东西太多了。 先从到底什么是“十二生肖”开始说起。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我们经常能听到各种说法,包括“图腾说”、“民间故事说”、“动物习性说”等等。 但是这些说法,明显都不太对。 “大道至简”——真正正确的大道理,往往是很简单的,一点不复杂;越复杂,就离真理越远。 比如说,有个说法叫“五行阴阳说”。 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这本书里说,十二种动物被这么安排,是因为这些动物都有形体缺憾——“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这就属于瞪眼胡说了——老鼠要是没有牙,那就没有动物有牙了——那么多家具,都是谁嗑的啊? 事实上,十二生肖就是“十二地支”的“动物化”。 比如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出土的《日书》竹简记录显示:子,鼠矣。 丑,牛矣。 寅,虎矣。 卯,兔矣。 辰,虫矣。 巳,鸡矣。 午,马矣。 未,羊矣。 申,猴矣。 酉,鸡矣。 戌,犬矣。 亥,豕矣。 除了辰、巳两支对应的动物和今天不一样之外,剩下全和今天是一样的。 十二生肖,就是对应十二地支的十二个“吉祥物”。 那什么叫“地支”? 02十二地支又是什么鬼?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天干”、“地支”。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发展到今天,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一种计数符号,尤其是“天干”,这方面的作用很大。 比如“甲级联赛”等等。 但凡事都要有个缘起——我们的祖宗,最开始是怎么想到要用这些字的呢? 它们最早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各种推测很多,但至今,还没有一种特别有说服力的、能说服所有人的权威解释。 比如某著名学者曾经说过,“地支”说的是妇女生孩子过程的十二个阶段。 貌似对,但还是不尽合理——妇女生孩子要十二个阶段? (原谅我没生过孩子,如果说的不对的话,请生过孩子的妇女同志指正)篇幅有限,太复杂的解释咱们就不说了。 我直接说我的推测。 简单一句话——干、支,其实就是一个“钟表指示系统”。 如此而已。 03古代的天体标时系统不过,要把这个解释清楚,又要引入两个概念——河图、洛书(我知道你很烦,不过稍安勿躁)。 所谓“河图”,其实就是这么个东西——当然了,有些朋友应该看到过这个东西。 很多资料把它形容得很神秘,说是古老的东方密码之类的。 东方是肯定的,神秘倒不一定。 其实,这就是一张星图,百度百科上就能搜到。 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大家不陌生吧? 当然,这张图不能像我们今天看地图那样,按照“上北下南”那么看。 古人画星图,是按照“面南背北”+“抬头仰视”的方式画的,所以下面是北、上面是南、左边是东、右边才是西。 河图具体和星象是怎么对应的呢? 抱歉,咱在这里就不说了,以后有机会再说。 你只要知道,“河图”的核心,其实就是一个关键词——“五进制”。 这一点不奇怪,五进制就是十进制的祖宗——我们人,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两只手就是十个,所以用五、十为进制来计数,再正常也没有了。 “河图”的每个方位都有两个数——六减去一是五、七减去二是五、八减去三是五、九减去四是五。 “五”这个数的本体,被放在中间,其他四组数围在外围,就成了四季、四方的意象。 这几组数,也就成了古人认为四季的“阴阳之数”——比如“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就是阳数(奇数),“六”就是阴数(偶数)。 有人对此进行各种神秘化的解释,其实都不太对——发明这套计数系统的那位聪明的古人,压根儿就没有这么多复杂的心思。 这无非就是一套表达数的符号系统,跟函数里用X、Y、Z表达未知数是一样的。 有了这个体系,我们就可以用“天体围绕我们旋转的周期”这个逻辑,来记录时间了——虽然古人意识不到地球围绕太阳转,而是认为天体围绕我们转,但本质上,这两者是暗合的——想象一下,你就是正中间的那个“五”和“十”,四个星群围着你转,爽吧? 再说洛书。 就是这玩意儿——要想学风水算卦,对河图、洛书肯定不能陌生——这两个东西,是后世几乎所有“数术”的理论和逻辑基础——包括八卦、包括周易,甚至梅花易数什么的。 洛书,其实和河图一样,也是一到九这九个数的一种排列(河图为了凑整,硬加入了一个“十”),只不过洛书的排列,除了正中间的五之外,有八个方向了——后世大概率是由此延展,创制了“八卦”。 之所以今天总是有很多人,理解不了“八卦”的真实用意而各种胡猜,就在于人们很难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既然这八个符号画在一张平面上,就想当然地认为,八卦一定代表东南西北,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八个方向。 有道理嘛? 有道理。 但问题是,如果古人真是这么想的,那么“洛书”就完全是“河图”的加强版而已。 有这个必要吗? 我觉得,我们应该拓展一下自己的思路——如果“洛书”并不是一张平面图,而是一张立体图呢? 咱们都知道,古人是没有“透视”概念的,所以在上古年代,让它们画一张立方体的图,非常困难,没有选择,他们只能把立体的也画成平面的。 如果我们把“洛书”立体起来会怎么样? 我们都知道,立方体,刚好有8个点。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立方体的八个点,分别叫做“乾、坤、坎、震、巽、兑、离、艮”,会是什么效果? 然后,立方体外面,我们再套个外接的球体呢? 看到这儿,我想很多朋友应该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当然了,这个球,显然说的不是地球,而是“天球”。 所以,洛书是什么呢? 洛书——或者干脆说,八卦,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在地面上抬头看这个天球的时候,标记位置用的八个点或者说八个区域。 当它们在天上的时候,阴阳相对——比如【乾】就直接对应【坤】——这就叫“先天八卦”。 而当它们投射到地面上的时候,由于天球旋转和地面对应关系有错落的地方,八卦的次序就变成了“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古人管这个,就叫“后天八卦”。 04隐形的“天钟”——黄道很多人经常提到“水逆”什么的,对星座应该很了解。 再加上大家当年没少看圣斗士,所以说到“黄道十二宫”,大家肯定不陌生。 百度对“黄道”这个词的解释是——从地球上来看太阳一年“走”过的路线,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而产生的。 古人将太阳周年视运行线路(即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称为黄道。 意思说得已经很清楚,不用我多解释。 问题是,黄道如果展开看,恰好是一个“S”型。 而阴阳鱼也是S型。 还是那句话,古人的思想其实很淳朴的,没后世演绎的那么复杂。 这个“S”,其实就是拉成平面以后,太阳全年经过天球的轨迹。 而对于每天夜晚,正好坐落在这条黄道上的星星,古希腊划分出了十二星座。 我们也有我们的划分方法——比如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无非就是把经过“S”型黄道的星群图像,抻平了、铺开了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稍有几何常识你就应该知道,一圆周是360度,所以要均匀切开一个圆形的东西,分十二等份才是最好的,对吧? 所以我们就有了这个区分方法了——十二地支。 而不同的星宿如果组合在一起,恰好组成新的图案(象形文字)。 比如,“危”、“室”、“壁”三个星宿的形状,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地支,形状恰好是甲骨文的“未”。 再比如,“虚”宿只有两颗星,连起来是一竖,恰好是甲骨文“午”的形象。 所谓“子丑寅卯”这些地支的名字,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地支这事,应该跟妇女生孩子没太大关系。 那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干”就被称为“天”干,而“支”被称为“地”支呢? 其实,最早对于干支的记录,并没有“天”、“地”两个字。 在发明“干”的时代——商朝,甚至根本就都没有“干”这个概念,只有“十日”的概念。 在商代,十天叫一“旬”——我们今天还在这么用,比如说“三月上旬”。 所谓的“干支”,其实是东汉才开始正式用的。 最早写成“幹支”。 东汉人王充写《论衡》的时候,才写成了“干”支。 “干”的字体,最早是一个头部分杈的武器形象,好像个大粪叉子。 所以我们今天还说“干戈”,就从这里来。 “支”则像手里拿着一根竹子——引申为“拐棍”——比如我们今天说“支持”、“支点”。 干、支,说白了,意思就是“工具”,引申为“指示时间的工具”。 干为主,表一年四季,以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交替变换为主要观测对象,所以属“阳”。 支,表夜晚观测的星空,以黄道为主,因为是夜里观测,所以属“阴”。 干、支,相当于“天空”这个大时钟自带的计数器而已。 干、支被普遍用于古人的计时,既可以计日,也可以计月,更可以计时,其实并没有什么一定之规。 比方《礼记》里说“日用甲”——用“甲”来计算日子。 同样是《礼记》,又说“子、卯不乐”——子和卯这两天,是不能演奏音乐的。 05说了半天,跟老虎有什么关系? 说了一大圈,这才说到正题。 但如果前面这些”废话“不交代清楚,后面的话也都不好理解。 所以,说了就说了,bite me。 为什么选十二种动物对应十二生肖? 又为什么是这十二种动物? 首先你要知道,我们今天的十二生肖,很早就有了。 湖北出土的“睡虎地竹简”里,有一本,是《日书》——相当于当年的黄历。 这里面有这么一篇,叫《盗者》。 “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 寅,虎也,盗者状,希须,面有黑焉。 卯,兔也,盗者大面头. .. .. .大概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一天是“子日”,那么出来偷东西的贼,一般都长得像耗子;同理,“丑日”那天出没的贼,就长得像牛,大鼻子、长脖子。 这当然是胡说八道——长得像奥特曼的贼,就从来不出来作案啦? 这里只是想告诉大家,“十二地支对应十二动物”,是战国就有的事。 大概到东汉,才确定了我们今天知道的这十二种动物。 这期间,狼、鹿等很多动物,都曾经成为十二生肖的一员。 这些动物为什么被选中? 古人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首先,生肖起源的“部落图腾说”,其实不靠谱。 这很简单——定十二生肖,这是战国到秦汉时代人做的事。 那个时候的人,知道上古石器时代都有什么部落,拿什么东西当图腾吗? 其次,“十二生肖外来说”,也很存疑。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十二生肖——连埃及人都有。 学界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十二生肖,很可能是从别的地方传进来的。 不过这不重要啊。 就算是传进来的,仍然不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十二种动物。 为这个事,我看过很多资料、很多学者的论文,到头来还是没给我一个满意的解释。 这里,提供一个新想法。 之所以选择动物来命名日期、月份、年度,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古人很多人不认识字。 十二生肖,无非是十二地支的“通俗普及版”。 其实这很普遍——越往古代,文盲越多。 不光是我们国家,全世界都一样。 一直到17世纪,法国人的识字率还不满10%。 不认识字,“子、丑、寅、卯”写不出来,当然只好拿个什么东西来象征一下。 很多东西,都是一样的道理,比如Monday(星期一),其实就是“月亮日”的意思(moon day)。 日语最明显了——星期天是“日曜日”,星期一就是“月曜日”。 包括法国大革命的时候,曾经把月份叫做“雾月”、“热月”什么的。 06为什么是老虎? 至于不同的地支对应什么样的动物,最大的可能,其实就是那俗不可耐的四个字:“约定俗成”。 对此,古人曾经给过无数解释。 由于各种说法太多,在这儿就不一一说了。 我们只解释,为什么“老虎”对应“寅”,十二生肖里为什么有老虎。 今天,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考古资料,证明“十二生肖”曾经有过无数版本。 不过不管是哪个版本,“虎”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 我想,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问过一个问题——“为什么十二生肖的的第一位,居然是老鼠? ”有一种很流行的解释,是说十二生肖里,爪/蹄/足的分瓣,到底是单数还是双数? 单数就是阳、双数为阴。 比如鸡有四趾,就属阴;猴有五指,就属阳。 而老鼠前肢是四指,后肢是五趾,属于“由阴入阳”,所以排在十二生肖第一位。 我个人其实特别喜欢这个说法——不过呢,显然这说法也不太说得通。 事实上,原因也很简单——把老鼠摆在第一位,其实是个历史误会。 要知道,历史上我们有很多朝代。 不同的朝代,历法都不一样。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哪个月作为岁首。 最早,夏朝的历法,是以一月为岁首的。 那又怎么判断哪一个月是岁首呢? 这就又要牵扯到一个概念——斗建。 前面说了,在古人看来,天空就是个大表盘。 干、支这个表盘正中的指针——就是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构成的“北斗系统”。 北斗七星的斗柄,就是那个大指针。 斗指向哪里——这个过程就叫“斗建”。 当斗柄指向“寅”位的时候,正好是东方“青龙”星群升起的时候,也就是春天——这叫“建寅”。 夏朝的时候,一月份是岁首,全年第一个月就是“建寅”之月。 后来,商朝代替了夏朝,就把历法改了,把十二月(建丑)当成一月。 再后来,周朝又替代了商朝,历法又改了,“十一月”(建子)变成了“一月”。 我们今天的传统历法,大体沿袭了周朝,“子鼠”才成了十二生肖的第一。 而如果按照夏朝历法,老鼠应该排在倒数第二。 而虎,才应该是正牌的第一(科学地讲,应该是“寅”排在第一)。 所以,老虎为什么入选十二生肖,又为什么本来排在第一,就豁然开朗了。 王充在《论衡》里说,”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 .. .. .意思就是“寅”是属木的,对应的动物是老虎;“戌”是属土的,对应的动物是狗狗;“丑”也属土,对应的是牛;“未”对应的是羊. .. .. .按照五行排序,木是全年第一个出现的——春天,万物生长嘛。 而一堆“木”——森林里,又能代表“阳”的动物是谁呢? 当然首推威风凛凛的“虎”咯? 07这个生肖,快离开我们了不过,虎兄的境遇,现在可不怎么好。 首先我要说的是——很多人之前认为虎这个物种起源于印度。 其实最近一些年的研究显示,老虎很大概率其实原产于我国,而且就是黄河流域。 不过,根据国际濒危动物网站的数据,现在全球还在野外生存的老虎,只剩下了不到4000只。 要知道,在1990年,这个数字还近乎10万。 也许再过一些年,我们生肖里这个曾经的“排头兵”,很可能真的会跟人类说再见。 真要那样可就麻烦了。 到了那会儿,再有虎年出生的小孩怎办? 改成属Hello Kitty? 要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以后还能过虎年,一起关注野生虎保护吧! 作者:EvEtt 公众号:大闲人咖啡馆 发布时间:2025-08-15 08:13:55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6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