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少数民族改汉姓的历史价值 内容: 有些家谱载有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材料,包括先祖来源于某个少数民族、本家族的发展、迁徙及其在各朝代中的情况等,这对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贡献、各民族的关系,都是重要资料。 福建晋江《陈江分派东石丁氏族谱》载称,丁氏原系阿拉伯人,祖赛典赤瞻思丁仕元,官至平章政事。 其裔丁节斋于元初自苏州行贾泉州,遂卜居郡城,为一世祖。 元明易代,三世硕德携子仁庵避居晋南陈江乡。 后来瓜绵椒衍,子孙迁播四方。 时至今日,住大陆或迁居台湾的丁氏子孙仍然保留着一些回族的风俗习惯。 福建《浔海粘氏秉珂公派私谱》称,该族为金代、女真族后裔,其一世祖粘宗翰是金国赫赫有名的女真大将完颜. 粘没喝。 粘没喝“汉语讹为粘罕,……后因宗室浩大,子孙即以祖所名为氏”。 粘氏开基祖是八世博温察儿,约于明代,因世乱,流寓江南,遂浮海抵泉,居晋江永宁杨舟”。 四川隆昌《余氏族谱》称,该族为元代蒙古铁木健的后裔。 谱曰:“列祖为蒙古氏族”“始祖铁世义在元世,……官辽东铁甲将军”。 九子(包括铁木健)与婿皆登进士,以“九子十进士”闻名。 铁世义因被谗避祸,举家逃至泸州凤锦桥边,共议改姓为余。 余氏入川以后,久之便与汉人杂居通婚,从而融合。 为与当地余姓相区别,该族后裔自称为“铁改余”。 辽宁《庄河金氏家谱》称:金氏为清初重要历史人物、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谱奉鳌拜为一世祖,至今已历十二世。 鳌拜是清初元勋,姓瓜尔佳氏,满族。 康熙八年(一六六九)鳌拜被革职,子孙均被囚禁。 惟一孙尔坠,时为顺天府领催,驻防外地,得以幸免。 鳌拜死后,子孙皆得释。 尔坠携妻到盛京辖下的岫岩供职,解甲归田后遂定居庄河,至第四代起改姓为金。 该谱除了记载宗族源流、世系、字辈谱外,还记有满汉通婚情况。 江阴《赤岸李氏宗谱》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元明二代该族历史,反映了元代镇守江阴、浒浦等地色目人的情况,为我们提供了色目人后裔在明代政zhi、文学、历史诸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另据武新立先生称:金陵温氏祖先温尔里为撒马尔罕人。 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五月初二,温尔里奉其国主之命,到达南京,朝谒朱元璋。 朱元璋因他谙熟天文,命其留下佐理诚意伯刘基,任钦天监监副,子孙世守其业。 温尔里有二子,明成祖迁都北京时,次子温小斋随銮北上,仍在钦天监供职。 长子温小小则留南京钦天监。 终明之世,世业天文。 清入关后,将南京钦天监并入北京,温氏子孙或事商贾,或修举业,遂流散江西、武昌、重庆等地。 《金陵温氏家谱》有记,它对研究明代与中亚地区之交往、中原与中亚地区文化之交流、中亚学者对我国天文事业的贡献,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考安徽《余氏宗谱》和《洪涛山余氏宗谱》得知,生活在安徽一带的余氏,乃元代党项人余厥之后裔。 两部家谱对研究党项族同化于汉族的过程,有重要价值。 考江西吉安《兰氏族谱》知,兰氏为畲族后裔,该族至今仍保留畲族部分风俗。 作者:胡氏族谱文化 公众号:胡氏文化传播 发布时间:2025-08-16 08:18:1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