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当年没有玩具玩,如今玩具太多了 内容: 说明:据说玩具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 我智力差,与没有耍过玩具是不是有点相关? 如今孩子们的玩具过多,是不是对智力开发过度了呢? 近日无事,清理房间,清理出一大堆孙子的玩具。 孙子已经读书,那些婴幼儿耍的东西肯定不会再耍。 玩具太多,如今的孩子哪有那么多时间来耍? 例如那种塑料件的可以拼搭汽车坦克机器人的小积木,考脑子、考耐心,还要考技术,没有个把钟头可能也拼搭不出来。 要上学,要做作业,周末又要进补习班、兴趣班什么的,现在的孩子哪有那么多时间去拼搭? 即使有时间了,有平板、有电话手表之类可玩,哪个孩子还有耐心去拼搭? 因此,即使可以再耍的那些玩具,可能也不会有多大用处了。 清理出来的玩具全都好好的,丢了的确可惜,送人又送不出去,放在家里又占地方,真是一个难办事! 还有书,那些婴幼儿读物,印得那样花哨,那样漂亮,动辄就是一套十几本,甚至是硬面精装,可能从来没有打开过,也叫人左右为难,不知怎么处理。 曾经问过有孩子的朋友和邻居,别人说:“我家里都多得很,都想送人。 ”让我好尴尬。 媳妇说:“把旧衣服、旧玩具送人,别人还说你瞧不起他。 不要的就丢嘛! ”于是就想起我们小时候了。 小时候,我从来没买过玩具,也没有耍过玩具。 说没有耍过玩具,或许绝对了。 很小的时候,过端午包粽子,邻居幺爷爷用那捆粽子的撕成长条的棕榈叶给我编织了一只蚱蜢,我提到街上去显摆过。 有一年,不知母亲从哪个木器厂捡回来一大挑木块什么的,堆在楼梯脚的㮟㮟里,准备当柴烧。 那里面有做算盘做废了的零件,那算盘珠子几个几个连在一起,像麻花。 我一有空就钻进去,找出好多的算盘珠。 街上的小伙伴见了,竟然用东西来和我交换,我还换到了几个小火炮。 后来读书了,我用废纸折过小船,折过飞机,折过手枪,那小船、飞机、手枪什么的也应该是玩具吧。 当然,我还自己做过风筝,开始是瓦块形,后来才像模像样,把家里针线盒的线偷出来,拿到嘉陵江边去放。 那时候,我家住在临江门,左邻右舍都是穷人,和我年龄相仿的,和我都一样,几乎都没有玩具,我们只能玩“顿坎”“拍画”“官兵捉强盗”之类。 “顿坎”是用分币在石梯上玩,“顿”得高的可以用分币去打“顿”得低的,打中就可以将那被打中的赢过来。 “拍画”的“画”可以是糖纸,可以是香烟盒,或者就用废书撕下来,折成一定形状,用手拍,让其翻转,翻转后就赢了。 香烟盒要讲大小,香烟越贵,其盒就越大,一张牡丹牌烟盒可以抵十张经济牌烟盒。 那分币、那烟盒或许也可以称为是玩具。 “官兵捉强盗”不需要道具,与玩具已经完全无关,且不论。 在我印象中,与玩具相关的记忆也有。 有一家邻居家境较好,逢年过节,给大孩子买了一个孙悟空的面壳,给小孩子买了一根纸糊的金箍棒。 两兄弟得意洋洋,在我们面前显摆,让我们心中羡慕加妒嫉,那滋味至今还在。 最深刻的印象是兄弟买了一辆玩具汽车,挨了一顿打,饿一顿饭。 那年春节,我们兄妹三人不知磕了多少头,各自得了一元左右的压岁钱。 我花了六角五分钱,买了一本《汉语成语小词典》,被母亲骂了一顿。 兄弟买了一部玩具汽车,把压岁钱全部花光。 一元多钱可以买七八斤米了,母亲气不过,把兄弟打了一顿,还罚他跪了半天搓衣板。 那是大年初一,吃中饭,母亲不准兄弟站起来。 直至我们吃完了,收碗了,碗也洗了,才让他躲在厨房里偷偷刨了几口冷饭。 兄弟比我小四岁,那年好像刚好进小学读书。 我记不起那玩具汽车后来怎么样了,但我绝对没有挨一下,更没有玩过。 我家穷,父亲工资低,全靠母亲在码头上挑砖挑瓦找点钱补贴家用。 我从五六岁就开始给母亲“打薄”,从背两匹砖到挑20匹砖(16匹100斤),天天爬临江门城门洞。 那样高那样陡的石梯,那样大的太阳,肚皮又饿着,挑100斤却只有几分钱。 我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怎能去买玩具这样的无用之物! 少年时代的经历,往往影响着人的一生。 心智成长过程中的认知,往往难以改变。 后来我也有儿子了,我几乎没有给他买过玩具,也反对他的妈妈、他孃孃给他买玩具。 小孩看到玩具都想要,有时就耍横,就哭闹,好像是通病。 他的妈妈心软,我却坚决。 他闹凶了,我忍不住就要打,曾经多次引起路人的干涉。 我当然不仅仅是心疼钱。 他开始读书后,要玩游戏机,我没打个“顿”就给他买了。 他想要电脑,更是给予满足。 他当然也有不少玩具,别人送的,他三爸他孃孃买的,但相对其他孩子可能就要少得多了。 他三爸给他买了一个可以用手指控制动作的木偶人,竟然陪伴他读完了小学再读中学。 时代在改变,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玩具生产国,玩具花样越来越多,价格也相对下降。 孙子还没有出生,就有了玩具,那是别人提前送的。 每年六一儿童节,单位上都要给有孩子员工发玩具。 孙子出生后,从牙牙学语,到进小学,不知买了多少,家里都成了玩具仓库。 别的不说,各种各样的婴儿车、推推车、儿童车、踏板车、自行车,至少有过十多辆! 大大小小的毛绒玩具、各种各样的积木、更是不计其数。 稀缺就会珍惜,多了就失去意义,对如今的孩子来说,玩具的效用已经递减,再值钱的也玩不到两天。 或者是儿童的天性,出门在外,不管是路边地摊还是商场柜台,看到卖玩具的,哪怕家里有完全相同的,有时依然闹着要买。 当妈老汉往往控制不了,只好买。 买回来后,几乎都是丢到一边,再也不玩。 遇到这样的情景,我心头真不是滋味。 看到家里的成堆的玩具,我又不愿丢弃。 几年积压下来,怎能不多! 据说玩具可以开发儿童的智力。 我智力差,很可能与没有耍过玩具相关。 如今玩具过多,是不是智力开发过度呢? 据说发达国家的儿童,往往只有那么两三件玩具。 玩具少,可以让孩子反复玩,反复琢磨,反复体会,可能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更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育。 中国人给儿童过多的玩具,与强迫儿童接受过多的知识,是不是一样的急功近利? 是不是一样的拔苗助长? 是不是影响了孩子们的智力发育? 但愿有人来研究研究。 公众号:重庆乱弹 发布时间:2025-08-22 08:06:23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7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