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匡章是战国优秀的军事将领,为何却鲜有人知呢? 内容: 匡章是战国中期齐国优秀的军事将领,为何司马迁却没有给他立传呢?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匡章匡章早年师从孟子,在齐威王时代晚期被任命为将。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家综合实力跟开挂一样看着往上飙。 在秦惠文王时,秦国就曾借道韩魏,向最东方的齐国发动过一次攻击,当时齐威王任命匡章为将,匡章就在此时初露锋芒。 这场战斗匡章安排了部分齐军更换旗帜,混在秦军当中,等待时机配合齐军主力。 果然,在战斗打响的时候,秦军被混进来的卧底以及齐军主力内外夹击。 一旦打仗的时候军心动摇,那么基本上就是一触即溃。 惠文王得知秦军战败,只得排除使臣到秦国谢罪,自称“西藩之臣”希望齐王不要计较了。 这场战斗是秦国自变法以来吃到的第一场败仗。 桑丘之战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一场非常大的动乱,我们称为“子之之乱”,这场动乱燕国差点亡国。 对于齐国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匡章带领10万齐军从渤海出发侵入燕国。 当时燕国人民都痛恨子之谋朝篡位,齐军来了,燕国百姓都打开城门迎接齐军,五十多天的时间就占领了燕国都城。 齐军攻下燕国都城不过在占领燕国都城之后,匡章没有约束好自己的士兵,士兵们欺凌老百姓,燕国人纷纷拿起武器反抗齐军。 加上列强的干涉,匡章站不住脚,只得带兵回齐国。 齐宣王十九年,匡章率领齐军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双方在垂沙激战,最后楚军大败。 这一战楚国被斩首两万人,将领唐昧战死,丢掉了大片领土。 楚国被迫把太子当做人质送到齐国求和。 自此楚国国力逐渐衰弱,以致于后来白起打楚国顺风顺水,跟这次垂沙之败也有点关系。 匡章的军事才能也在这里绽放开来。 垂沙之战公元前298年,孟尝君出使秦国却遭到秦王扣押。 孟尝君门下食客装狗钻进宫里偷了狐白裘献给昭王爱妾,让其说情释放了孟尝君。 待孟尝君一些人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后悔了,派人追捕。 另一名食客装鸡叫引起众鸡共鸣,骗开了城门,这就是鸡鸣狗盗这个典故的由来。 回到齐国的孟尝君联合韩魏向秦国发起进攻。 而这次齐韩魏三国联军的总指挥就是匡章。 匡章苦战三年终于攻破函谷关,函谷关一旦被破,秦国的门户就大开了,齐军只要踏入渭河平原,那就是一马平川,秦军毫无险要可守。 如果此时三国联军一鼓作气打进关中,秦国就此灭国的可能性非常大。 关中与关东不过这个时候纵横家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一方面昭襄王提出割地求和,另一方面安排说客在三国之间游走,陈诉厉害关系。 加上齐闵王担心孟尝君功高盖主,就同意了求和的请求。 这一站算是把秦国彻底打回了关中。 商鞅变法过年的成果毁于此役,这也是秦昭襄王一生最大的耻辱。 匡章攻破函谷关这一战算是匡章的巅峰了,从此以后六国再也无人能够攻破函谷关。 不过有一个点值得思考,匡章在前296年攻破函谷关,当时秦国名将白起却不知道在哪里。 按照《史记》记载,昭王十三年也就是前294年,白起当上左庶长,攻打韩国。 这与匡章攻破函谷关仅仅相隔两年,时间如此接近,可以看出匡章攻打函谷关的时候,白起至少是个将军吧。 总不能两年内从个平民升到左庶长吧? 但是当时为什么白起没有去和匡章对抗呢? 大家可以留言讨论下。 发布时间:2025-08-25 08:37:50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