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沈阳福陵 内容: 福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浑河北岸的天柱山上。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为位于盛京的东边,故又称“东陵”,是著名的“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之一。 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创业君主,他最初是明朝的建州左卫指挥使,从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开始统一女真族各部落。 到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正式称汗自立,创建了“后金”政权,成为与明王朝对立的地方政权。 以后其力量逐渐壮大,开始不断往外发展,与明朝中央争夺政权。 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正月,在宁远战役中,努尔哈赤负了重伤,8月11日,死于离沈阳四十里的瑷鸡堡,终年68岁。 天聪三年(公元1629年)三月,才选中浑河北岸的天柱山,开始在这里营建陵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竣工。 以后又经过康熙、乾隆等朝的增建,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一组完整的陵寝建筑群。 陵园的总面积约为19. 48万平方米。 南向,四周围以红墙,正中是正红门,自南而北地势逐渐升高,门外的两旁对立着石狮、华表、石牌坊和刻有满、蒙、汉、回、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 正红门是很长的一段神路,路的两侧有坐狮、立马、卧驼、坐虎等四对石兽。 尽头是利用天然山势修筑的一百零八级砖阶,以象征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砖阶之上是碑楼,楼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内立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再向北便是城堡式的方城。 南面的正中是隆恩门,上建三层歇山式的门楼建筑。 方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城内正中是坐落在须弥座式大台基上的隆恩殿,是单檐歇山式,殿内供奉着木主神牌,殿前有焚帛楼,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楹。 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之上建有重檐歇山式的大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 方城内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 方城之后是月牙城。 前壁的正中有琉璃一座照壁,其后是圆形的宝城。 宝城的正中是圆形的宝顶,下面就是埋葬灵枢的地宫。 福陵的周围,河流环绕,山岗拱卫,望去气势宏伟,景色幽雅,风景优胜。 清人高士奇曾有诗云:“回瞻苍霭合,俯瞰曲流通。 地是排云上,天因列柱崇。 ”正是这里风光的具体写照。 “天柱排青”是著名的沈阳八景之一。 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9-13 08:58:4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8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