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冥冥之中有“天意”,它扶盛不扶衰。 内容: 在现实社会中百姓口中常说“运气”有好有坏,而王侯将相说“天意如此”。 虽然现在把这些说成是迷信,但冥冥之中似乎有“天意”在,它好像一直扶盛不扶衰。 它与通常百姓口中的“好人有好报”,王侯将相口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不是一回事。 通过读史发觉,发生在历史上一些大人物身上的几起比较有意思的事件,(平民百姓没人会记得,更不会史书记载。)似乎能说明“天意”存在。 一、“天意”助宇文泰、高欢。 在北魏后期尔朱荣时代结束后,北魏出现了两个势均力敌、杰出的统帅宇文泰、高欢,分别掌控着西、东魏,他们是一生的对手。 这两位曾在尔朱荣集团里为下层官员。 他们的儿子分别建立北周、北齐。 这两位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都想掰倒对方,却终不能如愿。 在他们亲自参与的几次军事对抗中都曾涉险,几乎身死,却总能奇迹般的脱险。 就连当时名将贺拨胜都曾感叹“今日之事,吾不执弓矢者,天也! (天意)”1. 宇文泰遇险、脱险。 宇文泰第一次遇险。 宇文泰、高欢战于邙山(538年),宇文泰追击敌军遇阻,马中箭受惊乱跑,军中大乱,在被敌军包围之际,李穆把自己的战马让给宇文泰,宇文泰脱险。 《周书》“魏大统四年八月庚寅,…太祖率轻骑追之,至于河上。 (侯)景等北据河桥,南属邙山为阵,与诸军合战。 太祖马中流矢,惊逸,遂失所之,因此军中扰乱。 都督李穆下马授太祖,军以复振,于是大捷。 ”更有记载的很详细生动:宇文泰落马,眼看东魏军要围过来,李穆灵机一动,把自己军服换成东魏军服,并用马鞭抽打宇文泰,还大骂“你这个没用的老东西,你家主公逃到哪里去了? 连骑马都骑不稳,还敢出来作战? 怕是活得不耐烦了! ”此时围过来的东魏官兵们一听这话以为只是一个西魏的残弱老兵罢了,于是就忽略过他们,向别处寻找去了。 宇文泰成功脱险。 宇文泰第二次遇险。 宇文泰与高欢又战于邙山(543年),“高仲密之叛也,周文(宇文泰)援之,神武(高欢)迎击于芒山。 ”高欢部将彭乐太过生猛,彭乐带数千精骑兵冲入西魏阵营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俘获西魏王室、将领四十八人。 西魏军败退,高欢命彭乐追击。 宇文泰被追的逃无可逃,于是对彭乐说:“痴男子! 今日无我,明日岂有汝邪? 何不急还前营收金宝? ”彭乐一听是这么个理,自古以来“卸磨杀驴”之事太多了,于是返回西魏营地,得金一囊而返回。 宇文泰又成功脱险。 再说彭乐返回后向高欢汇报说,宇文泰吓破胆了,我没杀他。 “黑獭(宇文泰小名)漏刃,破胆矣! ”高欢听了详细经过之后,又气又喜,喜的是获胜,气的是把宇文泰放跑了。 对他大骂一通不解气又按住他的头往地上撞,最终没杀他,命人拿来三千匹绢压他身上算作赏赐。 如果说以上两次是李穆、宇文泰个人聪明才智、临机应变能力强,而非“天意”在帮助,那么接下来高欢的历险、脱险也非“天意”? 2. 高欢遇险、脱险。 在543年的邙山之战中,宇文泰从彭乐手中脱险。 第二天,宇文泰率领几万残兵,直冲高欢营地。 高欢猝不及防,坐骑也倒地不起。 部将赫连阳顺把战马让于高欢,高欢上马狂逃,只有几人相随。 此时,高欢部下神箭手尉兴庆说:大王你赶快逃跑,我腰间还有100支箭来阻挡。 高欢为了脱险许以他刺史一职,并保证即使尉兴庆战死也让他儿子当刺史,结果尉兴庆说:我儿子还小,让我哥哥来当刺史吧。 (这要命时刻还有时间商量?)高欢爽快的答应了。 尉兴庆用100支箭阻挡了一阵,最后被杀。 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而高欢也基本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对尉兴庆后代封爵厚赐。 《册府元龟》:“兴庆为神武亲信都督,帝与西魏战,退走,从者六七人,追骑去。 兴庆曰:王去矣。 兴庆腰边百箭,足杀百人。 神武勉之,曰:事济,以尔为怀州。 若死,则用尔子。 兴庆曰:儿小,愿用兄。 许之。 兴庆斗,矢尽而死”。 《北史》记载当时掩护高欢离开的人也是尉兴庆。 而有人分析其人为尉兴敬。 在此顺带一提。 当高欢以为脱险、喘息未定之际,宇文泰大将贺拔胜带着3000精兵又追了过来。 高欢一看吓的差点魂飞魄散,贺拨胜是整个北魏都能排上号的名将。 于是高欢前面没命的跑,贺拨胜拼了命的追,贺拨胜的目标只有高欢一人,并对高欢大喊“贺六浑,贺拔破胡必杀汝也。 ”贺拨胜持槊追了高欢数里,几次差点用槊刺到高欢,但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刃垂及之”。 在这关键要命时刻,贺拨胜的马中流矢倒地,高欢终于逃远了。 也有记载是高欢部将段韶及时赶到,用箭射中贺拨胜的战马。 眼看着高欢越逃越远,贺拨胜无奈发出长叹,今天为什么没有带弓箭,天意啊! “今日之事,吾不执弓矢者,天也! ”此战之后,宇文泰、高欢这对冤家再没有亲自操刀对垒。 都害怕万一 “天意”一个不留神没照顾好,他们就得到阎王那儿报到去。 “天意”不能一直照顾他们两人,也得照顾一下别人。 正所谓:夜路走多了,难免会遇到…。 如果说以上两人的奇迹不足以说明“天意”扶盛,再看下面这位得到“天意”的特别照顾。 二、“天意”照顾李世民。 李世民经过精心准备在玄武门发动兵变,要杀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 在此战中,也发生了不能正常解释的事情。 只能说“天意”在照顾李世民。 当太子李建成得知李世民在玄武门要举事,“张婕妤窃知世民表意,驰语建成。 ”李建成急召李元吉商讨,李元吉主张“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 ”而太子李建成却主张入宫见皇上李渊,“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 ”。 (太子急于赴死? 如果听从李元吉的策略,但是…没有如果…)于是兄弟二人走上了不归路,命赴黄泉。 当二人进入李世民的包围圈后,发觉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此时却想到要退走。 请问世上有这么好的事吗? “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拨马东归宫府。 ”此时李世民出现了,李元吉张弓搭箭射李世民。 怪异的事发生了,李元吉几次连弓都拉不开,“再三不彀”。 尉迟敬德赶到把李元吉射落马下。 要知道李元吉也是能征善战之人,常年征战,而且武功不弱。 现在居然连弓都拉不满射不出箭。 而李世民却一下把李建成射杀。 “世民射建成,杀之。 ”接着奇怪的事再次发生:“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挂,坠不能起。 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 ”李世民的马跑入了林中,李世民被树枝挂倒,坠地不能起。 (怎么此时弱成这样了?)李元吉突然来到,夺下李世民弓想要用弓弦勒之,又被尉迟敬德及时赶到吓走,李元吉步行想要奔向武德殿,被尉迟敬德射杀。 在短时间内,李世民两次诡异般的命玄一线,却总能奇迹般的脱险。 难道“天意”欲如此吗? 是真实的事件反映? 还是当时篡写好,后代照搬照抄,为了表明李世民杀兄弟夺皇位是顺应“天意”? 三、“天意”扶、凌苻坚。 苻坚也是一代英杰,胸怀宽广,广纳英才,统一北方,前秦势力空前强大,于是决心消灭东晋统一全国。 也正是他对人宽容,收留了不该收留的人,任命了不该任命之职,反遭致命打击并丧命。 第一不该收留被俘东晋名将朱序,且委以官职。 在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中,朱序暗中与东晋将领窜通,在关键大战时,朱序在秦军后方扯嗓子大喊“秦军败了”,秦军不明真相,四处乱逃、一败涂地。 第二不该收留鲜卑族慕容垂、慕容冲等族人。 苻坚收留鲜卑族慕容垂、慕容冲等族人时,苻坚帐下第一谋士、前秦统一北方主要功臣王猛坚决反对,但苻坚不听还任命他们重要职务且带兵。 在淝水之战后,鲜卑族慕容垂、慕容冲、慕容泓等族人乘机到处作乱,把前秦搞的四分五裂。 苻坚在淝水之战惨败后回到长安,全部精力用在平定鲜卑族叛乱。 而此时,“天意”已不在他这一边。 苻坚已不是战无不胜,而是处处落败。 苻坚后悔不已且大怒说:“吾不用王景略(王猛)、阳平公(苻融)之言,使白虏敢至于此。 ”第三任命了不该任命的将军,惹恼了“天意”。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8月苻坚为攻东晋,以姚苌为龙骧将军,都督、梁二州诸军事。 并对其说:昔朕以龙骧建业,未尝轻以授人,卿其勉之! 左将军窦冲说:王者无戏言,此不祥之征也。 苻坚默然无言。 ”(是不是自己做错了?)关键是苻坚的龙骧将军虽来自于苻健皇帝的任命,更重要的意义是“天意”要封他为龙骧将军。 《十六国春秋别传. 前秦录》“(苻)健之入关也,次于曲沃,梦天神遣使者朱衣赤冠,命拜坚为龙骧将军。 旦而为坛于曲沃,健泣谓坚曰:先王昔受此号,汝父曾为之,今若复为神明所授,可不勉之。 ”苻健明确表示是受到“神明”指示的。 苻坚把龙骧将军任命为姚苌,冥冥之中做了不该做的事,惹恼了“天意”? 从此后,苻坚由盛转衰,诸事不顺。 淝水之战惨败而归。 不久,姚苌在对战慕容泓战斗中兵败,惧罪而叛出,并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改元白雀,史称后秦。 “天意”站在姚苌这边了? 而“天意”的终级显兆更是发生在苻坚与姚苌之间的一次对决当中。 太元九年(384年)五月,姚苌进屯北地,六月,苻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苌于北地。 前期苻坚进展比较顺利,把姚苌围困在一地,断粮断水,并把各路援助姚苌之军击败。 姚苌军中已有渴死者,人心慌慌。 看似苻坚要取得胜利了,在此关键时刻“天意”出手了。 天突降大雨,姚苌营地积水三尺,军心大振。 苻坚见大势不利,不禁怒骂:天意无心,为何降雨到贼营。 “天意”彻底抛弃了苻坚。 未过几月,苻坚被姚苌部在五将山俘获,并被缢杀于新平佛寺中。 “(苻)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苌于北地,……苌众危惧,人有渴死者。 俄而降雨于苌营,营中水三尺,周营百步之外,寸余而已,于是苌军大振。 坚方食,去案怒曰:天其无心,何故降泽贼营。 ”如果说“天意”对宇文泰、高欢、李世民等人是暗中相助,而对苻坚已是“直接出手”,前期指示授予龙骧将军,后期天降大雨助敌人姚苌。 历史上类似的事件还有不少。 “天意”本无形无质、不可捉摸,更不可能预见,所以常见一些“高人”装神弄鬼说:天机不可泄露。 只有事后或很久后才能意会。 才会有胜利者、成功者历经磨难后,发出“人定胜天”的感慨。 作者: 开明论史 公众号:替古人操心 发布时间:2025-09-18 08:09:09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