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程普,为何死因却充满谜团? 内容: 蜀汉有“五虎上将”,东吴也有“江表十二虎臣”,程普其中之一,在“赤壁之战”、“南郡之战”这些重要战役中与周瑜并为都督,受到孙氏的重用。 不过程普的死因却颇有诡异色彩。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程普辅佐孙坚、孙策程普可以说是江东集团的元老之一。 其实他并非江东人,甚至也不是淮泗地区的人,而是幽州右北平人,后来辅佐孙坚南征北战。 程普这个幽州人是怎么跑到孙坚麾下的,史料没有明文记载。 不过考虑到东汉末年叛军四起、社会动荡,地方调动频繁的情况,这样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在东汉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大名鼎鼎的“黄巾起义”爆发。 东汉朝廷令皇甫嵩、卢植、朱俊等人镇压各地黄巾军。 孙坚被朱俊表请为自己的佐军司马,也参与镇压黄巾的过程。 朱俊和皇甫嵩镇压豫州黄巾后兵分两路,朱俊转战荆州南阳。 孙坚的表现尤为突出,率先攻入宛城。 程普在这个时候就是孙坚的部将,“讨黄巾於宛、邓。 ”到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董卓控制东汉朝廷,地方组成各路军阀讨伐董卓,其中包括孙坚一路。 孙坚暂时依附于南阳袁术,北上进攻洛阳。 虽然一度战败,但是在次年就取得“阳人之战”的胜利。 程普的表现仍然活跃,“破董卓於阳人”。 不久后讨董联盟破裂,转为袁术、袁绍为首的对立的两个军事联盟。 孙坚也卷入其中,在与刘表(袁绍盟友)的战争中战死,包括程普在内的孙坚余部被袁术吸收。 孙策也不得不寄身于袁术。 在这个时期,程普又和孙策缔结比较紧密的关系。 孙策奉袁术的命令进攻庐江太守陆康,程普“从攻庐江,拔之”。 袁术的势力原先包括江东的丹阳、吴二郡,被吴景(孙坚小舅子)、孙贲(孙坚侄子)控制。 结果这两个人被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驱逐,袁术不得不让孙策带兵收复江东。 这个时候孙策已经具备脱离袁术的机会。 程普作为孙策的得力干将,跟随孙策击败刘繇;镇压山越。 尤其在与山越大帅祖郎的战争中,孙策受到祖郎的围攻,多亏程普解救出来;又与孙策击败庐江太守刘勋(袁术所置,袁术失败后大部分势力被刘勋吸收)和江夏太守(刘表所置)黄祖。 孙策击败黄祖后上表请功(曹操和刘表也处于敌对状态),其中程普排在第三位,与周瑜、吕范并为太守领中郎将的身份,处于江东集团的核心层。 程普在“赤壁之战”、“南郡之战”在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去世,孙权成为江东集团的第二代领袖。 程普继续辅佐孙权。 相对于开辟江东的孙策,孙权领导的江东集团所面临的敌人更加强大,所处的时代也更加波澜壮阔。 最为重要的就是“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 这两场战役都是足以改变天下形势的重要战役,而程普在这两场战役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赤壁之战”之前,程普的身份是建昌都尉,这是孙策为了防备荆州南部对江东的侵袭而划分的防区,由太史慈负责。 太史慈还和入侵的刘表从子刘磐发生战争。 太史慈去世后,程普代替了他的位置。 不过在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曹操南侵荆州,恰逢刘表病死,刘琮投降。 刘表的威胁是没有了,可是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敌人,正打算顺流直下吞灭江东。 为此孙权弹压江东集团内部的投降的声音;积极与刘备集团合作,发兵沿长江阻击曹操的主力大军,自己则率军进攻合肥,为主战场分担压力。 这就是“赤壁之战”的由来。 孙权发兵三万,以周瑜为都督,与刘备和刘琦的两万军队汇合。 其实周瑜并非唯一的都督,程普和周瑜并列为左右都督。 只不过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浦口;又采取黄盖的建议火烧赤壁、乌林,史料记载方面也多倾向于周瑜,导致程普这个都督成为“小透明”。 “赤壁之战”结束之后,曹操的力量逐渐北撤,孙刘联军发起反攻,一个最为重要的地方就是南郡,确切来说是南郡南部。 因为只有掌握这个地方,孙刘联军才能够构建出完整的长江防线,并且打通入川的通道。 所以“南郡之战”接踵而至。 在“南郡之战”中,程普和周瑜仍然并为左右都督。 值得一提的是,程普和周瑜之间还发生过不愉快。 程普是跟随孙坚起家的元老宿将,资历和功劳都比较卓越;周瑜则是在孙策时期加入,而且还曾在袁术和孙策之间观望一阵,等到袁术日薄西山之后才下决定。 结果到“赤壁之战”、“南郡之战”的时候,虽然程普和周瑜都是都督,但周瑜的话语权更大,导致程普的不满。 面对程普的侵逼,周瑜以宽相待,终于令程普折服,说出“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的话。 程普的死因在“南郡之战”胜利之后,周瑜迁为偏将军,镇守南郡;程普迁为裨将军,镇守江夏。 南郡和江夏都是荆州北部,直接面临曹操集团的军事压力的地区。 事实上曹操也占领部分南郡和江夏,与江东集团的势力相邻。 不过南郡的重要性远高于江夏,周瑜的地位也比程普更高一些。 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周瑜病逝,于是由程普来接替周瑜的位置,成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 不过在鸽派鲁肃的运作下,孙权将江陵让给刘备,把刘备拉入到并立抗曹的局面中。 程普就回到江夏,最后去世。 《三国志·吴书·程普传》中对程普的死因没有详细记载,只用一个“卒”字概括。 而裴松之引注的《吴书》中有更为详细的介绍,不过多少带有一些诡异的色彩。 其中记载江夏发生叛乱,程普镇压叛乱,杀死叛军数百人,用火焚烧。 在当日就患病,一百多天之后就病重而死。 发布时间:2025-09-18 08:38:27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