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怎样从纸质上辨别书画的真伪 内容: 古人写作书画,一般是在纸或绢上。 因此,如果能对历代绢、纸有所了解,对鉴定书画的真伪尤为有用。 中国绢的发明在纸之先,用绢来作书画的年代也比较早。 不过绢有一个缺陷,就是保存的时间不象纸那么长。 无论保存得有多好,不受任何意外损伤,只是空气的自然浸蚀,年代久远的绢就会变得糟脆。 百年以上的绢,已经没有韧性了。 明代初年的绢,至今已经腐败得不能碰触。 而宋的绢,因裱托得比较好,目前还可见到,至于宋代以前的绢,虽然有,但也已经辨不出模样了。 宋代初年的绢,横竖皆单丝,不过横丝稍粗,看似双丝。 宋代中叶,横竖丝粗细相同,但都比早期的丝线粗一些,颜色与深藏经纸色略同。 元你的绢,横竖丝线仍然是单的,但丝线细而纹理稀。 明初则竖丝为单而横丝变为双,丝线粗细均匀,密度整齐。 清代,横竖丝都变为双丝,以前的单丝绢也不复存在。 明以前的绢,传至今日,表面上已绝无亮光;丝上的绒毛,也已经完全褪掉。 其颜色则内外如一。 作伪者若用新绢,由横竖丝的粗细单双,即可辨别出来。 有一种特制的元丝绢,从表面上看,与宋元的绢相似,但其表面上的光,以及丝上的绒毛,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可能完全褪净;而且其颜色也是内外不同,绝不可能与绢完全一致。 纸的情况要复杂一些。 宋代以前的纸,有若干种类,其材料是什么,都没有确切的记载。 传世的古纸,主要有棉纸和麻纸。 从表面上看,棉纸有点类似今日的宣纸。 麻纸的纹理要比棉纸粗疏一些。 棉纸和麻纸中都掺和有丝。 棉纸丝短,麻纸丝长。 有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可以鉴定纸的年代:取一旧纸,浸泡在水中,然后用针来挑。 如果是宋纸,那么必然有很多称绒,而且无论如何破碎,仍然可以装裱。 宋代以后的纸,则不可能这样。 如果用显微镜观察,真纸并不平匀,膜皮如虫蚀之状,而且有一层白灰,若隐若现。 其颜色则无论里外、凹凸,均系一致。 伪造的绝代,因为是用颜色染成的,厚则深,薄则浅;里则淡,外则重;凸则有,凹则无。 因为质地不同,其受色的程度必然不一样。 发布时间:2025-09-19 09:04:2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