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朝的皇帝为什么叫“官家”? 内容: 今天,我和大家谈谈为什么宋朝的皇帝叫“官家”。 一般来说,底下的人称呼皇帝都是叫做陛下或者皇上。 但是如果你看过宋朝的电视剧,就会发现大臣们称呼皇帝不是叫陛下,而是叫官家。可是为什么叫官家呢? 宋真宗曾问过他手下的大臣这个问题,大臣说:“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兼具三皇五帝之德,故曰官家。 ”大臣并没有这么有才,这句话出自于《万机论》。 官家一词的出处便是这本书,所以说实话,官家这个词也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俗,还是挺高大上的。 有一种说法是“官家”与宋朝皇权的衰落有关。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相对于陛下,官家这种说法更加世俗化,更加亲民。 而且宋朝是皇帝与官员士大夫共治天下,官家这个说法也颇为贴切。 宋朝的皇帝权力是真的不咋的(当然是相对其他朝代而言)。 宋神宗在位时,一个小官犯了错误,让他特别生气,宋神宗便想把他处死。 结果手下的大臣死活不答应,说太祖曾说过不能轻易杀文人(的确说过,但宋太祖宋太宗都杀了很多文人,只不过后来的皇帝一个文人都没杀过)。 宋神宗没辙,便退而求其次想要把他流放。 当时的文官还是不答应,说士可杀不可辱,流放比杀ren还要过分。 就这样杀也杀不成罚也罚不成,最后只好放过那个小官。 可见那时皇权的衰微,以及文臣的团结。 有一种说法,当时的大臣,甚至是平民百姓见到皇帝都是不用下跪的。 但这一说法存疑。 ​​宋朝文臣这里再说句题外话,宋朝的文人为什么这么团结? 因为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 他们可以接受同事被贬官,但却不能接受同事被杀头。 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先河,便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其他的官员是会推彼即己,产生共情之心的。 当然,主要还是担心自己。 所以苏轼虽然被一再贬官,却也没有受到生命的威胁。 唯一一次可能挂掉的机会(乌台诗案),也没挂成。 其实在五代十国时期,皇帝便被叫做官家了。 当时皇帝轮流做,来年也不知道会到谁家。 皇帝的位置也不那么香了,毕竟坐都很难坐稳。 当时的平民,大多对皇帝也没什么认同感,因为很多皇帝没做几年就挂了。 很多对皇帝也没有太多敬畏之心(也是相对而言),私下也不叫做皇上,而叫做官家。 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估计他在当皇帝之前,私底下也把当时的皇帝称作官家。​赵匡胤后来他当上了皇帝,很多大臣都是他曾经的朋友或者同事上级。 大臣们很多也叫他官家,他也不在意。 自己也把自己称作官家。 当初杯酒释兵权,赵匡胤便对他的手下武将说:“尔辈要做官家,可杀我而为之。 ”,这也可见一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赵匡胤用的是“我”而不是“朕”,这一方面是在私下的场合,从另一方面也侧面体现了皇权的衰微。 由于太祖接受了这一称谓,后续的皇帝便也不矫情,也接受了这一称谓。 自此,皇帝便被叫做官家。 最后再补充一点,在宋朝,其实不止皇帝能被叫做官家,大臣们也可以称做官家。 毕竟,“官家”最通俗的解释就是当官的,大臣们是官,而皇帝,也可以被称作官职的一种,只不过是最高级的。 这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阅读。 作者:杨毅持 公众号:你未听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5-09-20 08:06:0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