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实岳飞其人其事 内容: 《满江红》我没看,我也不打算看了——左右也不过就那么回事,张艺谋的水平就是那么个水平,你还指望他拍出什么震撼影史的东西来? 《活着》就是顶峰了,也不过是沾了题材的光。 你们太高估他了。 跟导演水平比,张艺谋团队的营销才是做的最好的。 所以,撇开电影,真实的岳飞岳王爷又是什么模样呢? 大块的介绍不说了,百度百科比我说的详细。 其实,了解一个人,零零碎碎的细节、琐事也很重要。 往往从一个人的小事、杂事,甚至是屁事上,我们才能更完整、更真实地了解一个人。 1、和李纲:前期开骂,后期惺惺相惜李纲也是大忠臣。 在宋朝刚刚南渡的那段时间里,岳飞还是个小军官(从七品武翼郎),说话没什么卵用。 真正的“擎天白玉柱”,是李纲和宗泽。 南渡以后,赵构任命的黄潜善、汪伯彦两个人都是主和的。 李纲虽然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但处处被掣肘,国家发布的法令还是“一边倒”地向“主和”靠拢。 作为一个下级军官,岳飞当然不知道国家中枢发生了什么,只知道李纲是负责人,现在力主主和,所以李纲当然是大傻b。 于是岳飞直通通地给宋高宗写了一封信,把李纲大骂一通,结果因“小臣越职”被夺官。 李纲后来也被罢官,甚至流放。 但是,后来在消灭曹成匪军、伪齐政权的时候,岳飞和李纲的关系却越来越好,两人书信不断,信里谈的也都是一些怎么配合作战的事。 不过因为最后岳飞一方的书信都被查抄销毁了,只能从李纲写给岳飞的信里,看出这一点。 2、和张浚:前期惺惺相惜,后期开骂这里说的张浚不是“中兴四将”里的那个张俊,而是富平之战里大败的那个张浚。 虽然张浚也主张抗金,但是和岳飞的关系却很微妙。 一开始,在平定杨幺起义的时候,刘光世、张俊畏敌避战,张浚启奏朝廷,保奏岳飞进淮西,剿灭杨幺起义。 从这个角度讲,张浚还算是岳飞的贵人。 这之后,平杨幺、与伪齐作战,两人配合的也一直不错。 张浚经常向朝廷夸岳飞:“岳侯殆神算也! ”、“措置甚大”,小嘴像开了光一样,baba地夸岳飞。 但是后来,刘光世要退休,留下一大堆淮西兵,十几万啊,到底归谁? 岳飞当仁不让地说“归我! 归我! ”张浚不干了——“你一个武将,要那么多兵做什么? 造反咩? ”两人关系开始不和。 等到后来,张浚想把刘光世、张俊、岳飞的兵合在一起,共同北伐,和宋高宗也说好了(有人说宋高宗不愿意北伐,纯属胡扯),大家意见都很一致。 大军出发之际,张浚去宋高宗那里“陛辞”,说:“我给您当先驱,先去北伐,希望我出发以后,您能马上御驾亲征,咱们君臣约在东京汴梁相聚! ”君臣相视,彼此都有点自我感动。 就在这时,岳飞说了一句:“纯粹TM做梦呢! ”(相公得非睡语乎? !)宋高宗、张浚,同时都狠狠瞪了岳飞一眼。 3、和宋高宗:忒不会说话其实,宋高宗对岳飞还是非常爱的。 至于后来为什么要杀岳飞,纯粹是党争的关系,不杀也不行。 单论两人的私交,赵构并不是不通情理的人,他当然知道岳飞是名将,牛逼得很,只要岳飞活着,对金国就是个牵制。 所以两人在蜜月期的时候,赵构对岳飞很好。 比如《宋史》记载,岳飞年轻的时候是个“酒腻子”,天天喝大酒。 宋高宗就跟他说“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你什么时候打回河朔地方去了,才可以喝大酒。 所以岳飞才说:“直捣黄龙,与诸公痛饮”——收复失地,就可以一起快乐喝大酒啦! 有一回,俩人单独在一起聊天。 宋高宗说:“爱卿啊,你手里有没有什么好马呀? ”岳飞说:“我原来有两匹好马,不过这两匹马,一天要喝一整斛的高级矿泉水,吃好几斗上好的草料。 如果骑它们,前一百里还看不出什么,但是到了下午,一下午能跑出二百里,非常牛逼。 不过可惜,这两匹马后来都死了。 我现在手里的马,什么料都吃,什么水都喝,一跑起来就拼命,可是跑不到一百里力气就用尽了,真傻b。 ”宋高宗在旁边,只好说:“卿今议论极近”(哥们儿你今天说的真好啊!)试问,如果在今天,你会跟领导这么说话吗? 4、和杜充:给“杀人狂”当打手杜充,和岳飞一样也是相州人,俩人是同乡。 建炎二年七月,老帅宗泽去世,从这个时候起,杜充当了岳飞很多年的“老上级”。 老上级这个人怎么样呢? 不怎么样。 这个人经常吹嘘自己有雄心大志能恢复河山神马的,但是真实水平很不怎么样。 别人打了胜仗,他还冒领军功。 当初,老帅宗泽在东京一带集结了不少义军,准备北伐。 宗泽病死之后,本来应该是宗泽的儿子宗颖接班,但朝廷任命了杜充,杜充一上任,马上把宗泽北伐的部署全停止了,义军们只好骂着街退票,一哄而散。 不但这样,杜充还残忍好杀,看到当时留守司统制张用、王善等人兵强马壮,害怕抢自己风头,于是命令岳飞去攻打他们。 岳飞只有二千兵,而对方有好几万。 双方一碰面,岳飞先劝降,对方当然不听,派了个大将跟岳飞打,岳飞骑马提着大刀冲过去,一刀就把这位从脑瓜顶到腰劈了个两半,后面几万人就跟看见鬼一样,“哄”一下就跑了。 5、和韩世忠:关系不错又不熟大家都知道,根据记载,要杀岳飞的时候,韩世忠去见秦桧。 一见面,韩世忠就问:“说岳飞这个那个,有证据吗? ”秦桧这才说出那句千古名言:“其事体莫须有”。 需要注意的是,“莫须有”并不是“可能有、也许有、大概有”的意思,而是“不是必须有! ”韩世忠和岳飞关系怎么样呢? 两人关系不错,但又不是特别熟。 当初,山东有个叫李宝的人,搞了几千人,要去投岳飞,结果下山来投靠,误投到了韩世忠那里。 李宝就说不对啊,大哥我投错了啊? 本来我是要去投岳大帅的呀? 韩世忠就给岳飞写信:“这事咋整? ”岳飞回信说:“是为国家,何分彼此? !”韩世忠哈哈大笑。 到了绍兴十一年,岳飞去楚州查看军籍,才和韩世忠再次见到面。 一查,韩世忠手下才三万多人。 岳飞惊讶地说:“比我手里的兵少多了啊! ”6、死后财产根据岳飞的孙子岳珂写的《鄂国金佗粹编》,岳飞死后留下田地1900多亩,房产498间。 不过,这些房产和地产,都不是为了自己所有。 “聚家族之北来者,有田数十顷,尽以赡守家者”。 意思就是说,有带着家眷从北边来的,岳飞就给人家免费提供住处,还自掏腰包给他们买地,让他们养家。 尾声岳飞是不是大英雄呢? 当然是! 但他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作者:EvEtt 公众号:大闲人咖啡馆 发布时间:2025-09-20 08:07:59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