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府店古镇集市的由来 内容: 府店古镇位于洛阳偃师东南,现在是由一条南北贯通的主街形成了主要的街市。 最早是逢三集市,我们当地人叫赶集,1989年府店公社拆分成府西,府南,府北三个自然村后,府南村在九十年代起新会,新加了逢八集市,这样一来,每个月共有六个大集。 《府店镇立集记碑》立于嘉靖庚寅年七月二十六日,距今已近五百年,此碑立在府店镇中″高家义井"俗称"官井"房内。 说起府店镇集市贸易的兴起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故事。 明朝正统年间府店古镇有一位姓高的富户,户主姓高名贺堂。 一天一位姓许的秀才进jing赶考路过府店,天降大雨,借宿高家,高老爷相中了秀才,科后许进果中进士。 后任江西道监察御使。 次年许进便于高小姐完婚。 洞房之中夫妇戏言新郎道:″我一个进士配你个村妇算不算委屈”。 新娘道″你一个进士有啥了不起,我这满肚子都是进士”。 这乃戏耍之言、但后来高小姐果真生了七个儿子并且全都中了进士。 这便是后耒传说中的高家″七儿八进士"之典故。 明嘉靖七年,时任南京御使的许家小儿到府店外婆家探望。 发现家人要起早去数里外的柏松树村、或参驾店村赶集。 心里想道:为何不在府店设集。 于是由高家出钱顾人在各个道口劝说到柏松树、参驾店赶集的商贩到府店摆摊售物。 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终于把府店的集起了开来。 从明代刻立的《府店镇立集记碑》可知,府店村的集市贸易创立于嘉靖年间,碑中所说的“立集”,是集市日的概念,并非说“立集”之前府店概无市商交易。 苏轼《别子由》诗中“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句,是宋时的府店已有市商贸易的佐证。 旧时的偃师,大村有“会”有“集”小村无“会”无“集”,府店乃方圆数十里之大村,偃南之重镇,逢单日一集,逢“三”(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一会。 在明嘉靖之后的隆庆年间的“重修望仙桥记”碑阴,在刻有众多的捐资者中,山西客人和安徽客人的衔名就十分醒目。 说明嘉靖之后外阜商人已在府店经商贸易了,这也是目前所知的山西商人在府店经商的最早记载。 为颂高家这一功德、文林郎偃師知县在明嘉靖庚寅(1530)年七月二十六日在府店镇中官井内树《府店镇立集记碑》,碑上还有高家次子高维成四子高维翰参与此事的记载。 府店集市慢慢兴起后,店铺鳞次栉比,商贾云集,贸易兴盛,酒楼林立,南北兴衰,街道虽有变化,但集市一直延续至今,这便是府店古镇集市的由来。 作者:嵩伊~缑山书院~王雨田 发布时间:2025-09-20 08:12:0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