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三妻四妾到贞洁牌坊,谁在自欺欺人? 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光绪志中的《烈女志》。 范蔚宗曰:“高士弘清淳之风,贞女亮明白之节。 ”好高大上的句子,这人是谁? 光绪志要记烈女为何要引用他的诗句做开场白? 此人是宋代的,名晔,字蔚宗。 范晔大号蔚宗,是古籍《后汉书》的编撰者,中国古代有名的史学家,才华极高。 只因名利心重,作风浮躁,落得身首异处,死在刑场,说来也是可惜的。 今天我们不去探究范大人的命途多舛,而是要从他们口中要求的贞烈、贞洁探究封建卫道士内心深处的双重人格分裂。 下面我们攫取光绪志中罗列的一二烈女,(晋)“杜义妻裴氏,年十二,夫亡,家贫。 事姑愈谨,终身不嫁。 有司以事闻,武帝旌表其门。 ”虽然人物有争议,但是事件很明确,一个才十二岁的未成年人被嫁为人妇已经很悲催了,接踵而至的居然还亡夫,十二岁的未亡人,啥都不懂,却要开始漫长的守寡生涯。 要是死了老婆的男人呢? 再说一个明朝的:潘弈三妻应氏,建平人,早寡,姑谕之曰,“窘且无子,何恃而守耶? ”应泣曰,“曾谓有儿而守,无儿而嫁呼? 富而守,贫而嫁呼? ”志操如一,诏旌其闾。 这似乎是一个自己坚守不渝的人,是不是世俗迫使我们也不去探究。 反正是卫道士们津津乐道的,也是他们需要的。 那就是,女人一定要从一而终。 那么这样的背景是为了烘托什么呢? 从历史记载来看,上自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富庶之家,有钱的可以三妻四妾,没钱的也可续弦。 那么为何独要女人们守节保贞呢? 还是接着说范蔚宗的故事吧。 这个范大人受人蛊惑要拥立新王,又遭人陷害被捕入狱,秋后问斩,其母携家人送别,注意~——十二月,乙未,晔、综、熙先及其子弟、党与皆伏诛。 晔母至市,涕泣责晔,以手击晔颈,晔色不怍;妹及妓妾来别,晔悲涕流涟。 综曰:“舅殊不及夏侯色。 ”晔收泪而止。 原来范大人是纳妾的。 而且依依不舍。 与母别色不怍;与妾悲涕留涟。 发布时间:2025-09-22 08:05:1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