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东北方志记载的高密人迁徙 内容: 高密与关外,自古以来就有很深的情缘。 特别是自明代以来,大量高密人迁居关外。 尤其是清代民国,白山黑水俨然成为高密人的第二故乡,高密迁居关外者甚多,东北方志亦多有记载,略举几例如下。 民国《安图县志·氏族》记载原籍高密的殷克俊家族。 殷克俊,字杰臣,光绪末年迁居安图县西北两江口镇,当时四顾荒凉,蓬蒿满目,遂伐木筑室以家焉。 安图设县后,殷克俊居处成为交通要道,其勤俭持家,作事老练,率家人设烧锅,开油坊,由此家业日盛,成为当地富商。 《安图县志》记载:“家称富有,同族甚繁。 ”1927年前后,殷克俊曾充任安图县农会会长兼二区一保保长。 民国《梨树县志》为原籍高密的孙肃方立传:“孙肃方,字铭阁,山东高密人,光绪初年乞食於郭驿东董宅,遂假馆焉。 先生学有根柢,文最刻露,颇利场屋,邑选拔生董柏楹、附生赵彙堂、董策三、邵元志及伊通秦汇東等皆其所造就也。 ”该志还收录孙肃方撰写的《重建城隍庙碑记》。 民国《梨树县志》书名为祖籍高密的臧式毅题写。 民国《通化县志》收录《高密侯氏家乘序》《侯氏世系谱序》 《重修族谱序》。 侯家外孙李镇华详细叙述高密侯家迁居沈阳经过:“余外祖家侯氏,於明洪武年间自江南怀安府迁高密,世居城东南乡堤东村。 历代耕读为业,迄前清乾隆以來,科甲於以不绝。 洪杨祸乱延及山东,外祖父始避难走关东,至沈阳业粮米行,获利甚厚,聘满洲望族柯公之长女为室,是余之外祖母也。 余幼读,偏爱甚,期許亦远大,今垂垂三十年矣。 适编县志,谨录其家乘序言,经众许可,编入艺文志内,以志不忘而垂不朽云。 ”民国《铁岭县志》记载原籍高密姜庄的高天爵、高其位家族颇详,为高天爵、高其位、高其佩、高其倬立传。 高天爵奉祀铁岭县忠义祠。 该志同时记载其家族说:“按今小汎河、大小鲍家冈子等村尚有高氏后裔,其族甚繁。 ”民国《凤城县志·氏族》载:“崔氏,原籍山东高密县,康熈三十一年迁至县城东叆河河屯,五十四年移居城街。 ”公众号:西窗剪红烛 发布时间:2025-10-01 08:07:5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