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卫青出征为何能七战七捷呢?其实因素很多 内容: 卫青亲自带队的情况下,对匈奴是七战七捷,不能说只是国力和运气了。 只能说,卫青赶上了西汉国力最强的时候,他本人的军事能力绝对是一流的。 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卫青出身低微。 母亲由于卫父犯罪被罚为官奴婢,又被县吏郑季强占,生下了卫青。 奴婢之子也是奴隶。 卫母因为是官奴婢,除了每天给县衙舂米,还被派到平阳公主府里做劳役。 《史记》说卫母是平阳公主家的女仆,这种说法不对,如果是这样,县吏郑季也没胆子去霸占卫母。 卫青长大一点,就被母亲送到生父郑季那里。 郑季也不拿正眼看他一看,当奴隶使唤,每天让他去放羊。 小卫青放羊很认真,观察草地的生长及羊群啃食的足迹。 这放羊的经历,使卫青长大后在草原上根据牧群留下的痕迹判断敌人的去向非常关键。 有一次,一个相面先生看到放羊的衣衫褴褛的卫青,大吃一惊:贵相啊! 您将来贵为列侯啊! 卫青听了哈哈一笑:我奴隶出身,有一天能不挨打挨骂,就很幸福了。 哪里有什么封侯的指望啊? 时来运转。 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同母异父)也是官奴婢,因为年轻,被安排在平阳公主身边当丫环。 平阳公主带着丫环卫子夫去见汉武帝。 汉武帝看中卫子夫,立即留在宫中宠幸。 卫青开始飞黄腾达,没几年功夫,从奴隶变成了太中大夫。 由于西汉马政的功劳,西汉骑兵壮大了。 汉武帝也开始对北方强敌匈奴虎视眈眈。 汉文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提出马复令,鼓励民间养马。 《汉书·西域传下·渠犁》:“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 ”颜师古注:“马复,因养马以免徭赋也。 ”公私养马极多,汉武帝甚至最多可以组织10万轻骑兵。 (汉武帝)先是在马邑准备诱杀匈奴三十万军队。 匈奴可汗看到周围的原野上一匹马也没有,心中狐疑,没有上当。 元光六年,汉武帝派出四路骑兵北伐匈奴,小试身手。 每路骑兵都是一万,带队将领分别是:李广、公孙敖、卫青、公孙贺。 汉武帝也是要看看这四人哪个战力最强,最强者当大将军。 战果如下:李广的一万骑兵全军覆没,李广也被俘虏,好不容易才逃回汉地。 公孙敖,损失了七千骑兵,没抓住一个匈奴。 卫青全军归队,得匈奴首级和俘虏七百人。 公孙贺,在草原上转了一圈,连匈奴的影子都没看到,傻乎乎地回来了,无功也无过。 没话说,汉军对匈奴第一次胜利,赐卫青关内侯。 然后,卫青一路开挂。 后来,李广在卫青手下北伐,单独带领一支部队,竟然在茫茫草原上迷路迟到了。 卫青派人切责李广,李广自杀。 这是卫青被人指责的地方。 元狩四年,卫青和霍去病带十万骑兵十四万匹马,大败匈奴,封狼居胥。 (霍去病墓马踏匈奴像)其实是一场惨胜。 卫青和霍去病入塞时,战马不足三万。 这也就是汉武帝霸业的顶点了。 后来,由于战马不足,将领不力,李广利连续惨败。 汉武帝霸业衰落。 发布时间:2025-10-01 08:32:5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