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仫佬族主要分布在哪里?仫佬族的民族习俗 内容: 仫佬族,现有159328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山区,90%聚居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仫佬山乡是景色迷人的山水画廊,山如剑排,水似绸缎,素有“小桂林”之称。 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矿藏和山货。 仫佬族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 采煤和采集在生产中也占有较重要地位。 仫佬族多自称“木冷”,即“伶人”,晋代便有“僚人”的记载见于文献。 唐宋以后“僚人”、“伶人”在史籍中则更多出现。 直至清代才有“姆佬”之名。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仫佬人民的意愿,统称仫佬族。 仫佬族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仫佬群众过去以信奉道教为主。 也信佛教。 节日活动较多,一年中除十、十一月外几乎每月都有节日。 三年一大庆,一年一小庆的依饭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掘地为炉在山青水秀的仫佬山乡,翠竹深处掩映着一幢幢整齐的仫佬民居。 仫佬民居,多为砖墙、瓦顶、矮楼建筑。 无论是在平地或是斜坡上,房基都要修成高出地面30至60公分的地台。 墙基以火砖砌成。 人住底层,楼上是仓房。 民居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地炉取暖做饭,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地炉建于堂屋内大门两侧或厨房中。 先在地上挖个坑,在坑中用砖砌好炉子,炉旁安放一个大水坛,坛口与地炉口都略高于地面,以避污水流入。 炉前砌一个煤坑,上面盖块活动的板子。 炉子除掏灰的炉门外,以及坛子的周围,全都用泥土填平,表面还得打上三合土。 地炉一天到晚都不熄灭,水坛中总有热水。 除随时可架锅做饭外,冬天象土暖气设备一样,使堂屋舒适温暖。 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屋里的粮食和衣物等都不致发霉。 逢年过节,家人亲友就围着地炉吃“火锅”,非常方便。 因为仫佬族地区产无烟煤,所以使用地炉十分普遍。 给牛过生日农耕民族大都有保护爱惜耕牛的传统习惯。 但是像仫佬族这样敬重牛的习俗,却是别开生面。 他们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做牛生日,届时家家户户清扫牛栏,把牛洗刷得干干净净,给牛送上好饲料,让牛歇息。 这天要杀鸡宰鸭备酒祭“牛栏神”。 要用枫树叶汁泡蒸黑糯米饭祭祖先。 祭毕,先让牛吃黑糯米饭团,尔后人才能吃,以此表示对牛的敬重。 [page]关于牛生日的来历,仫佬族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古代仫佬先民以锄挖地耕种,非常艰辛。 有个叫罗英的姑娘在白银山上用动听的歌声解救了一头蹄子夹在石缝中的野牛,把它带回家中,割嫩草给它吃,唱山歌给它听,并教它耕田犁地。 野牛好像也通人性,为了感恩,给仫佬人减轻劳动负重,同时,耕牛也得到了人们的敬重。 后来罗英被尊为祖神,她救牛的四月初八做为牛生日。 难辨新娘的婚俗仫佬族青年男女历来实行自由恋爱,除节日、集会和赶集时的交往相识之外,主要的恋爱方式就是在“走坡”中传歌互答交友。 “走坡”的季节是阳春三月和八月金秋,年轻人身穿盛装,男女各自结伴,到集市上寻找对歌的伙伴。 找到满意的对手后,就邀到风景美丽的山坡草坪上开始对唱,以歌为媒,一问一答,相互满意,互赠信物。 最后托媒人通报家长,确定婚期成亲。 媒人先由男方拜托,女方家若同意,就把女儿的生辰八字交给媒人转递男方。 男方父母收到女方八字后,认为与儿子的八字相合,这门亲事基本大功告成。 接亲方式各地略有差别,最有趣的是“送嫁十姊妹”。 新娘过门前一个月,同村寨的同辈姑娘自愿组成十人傧相,到未婚新娘家做姐妹,与新娘日夜相伴,帮她做新鞋,缝嫁衣,备妆奁。 成亲的那天,十姐妹与新娘打扮得一模一样,穿相同的“情人鞋”、“送嫁衣”,撑同样的“姐妹伞”,剪同样的发型,扎同样的辫子,甚至连举止姿态都相近相似。 若非亲友,真不知谁是新娘,谁是傧相。 到了新郎家,十一个姑娘一起登堂入室,热闹非常。 接亲的当天,许多地方都有设“歌卡”的习俗。 男方一行人到女方村寨接亲时,要唱答盘问方能通过“歌卡”进入新娘家。 同样,女方送亲队伍到男家村寨也得答出问歌才能进新郎的家门。 有时从早一直唱到晚,围观看热闹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最后若答不上来,那就自问自答,或由家长出面唱“和解歌”,宣告“栏门歌”结束。 在长时间的对歌中,主人要供应好吃好喝给客人,以保证对歌时精力旺盛,情绪饱满。 新娘进屋后,许多地方要“闹歌堂”,即在洞房内外摆擂台赛歌,男女唱答。 高潮时,喝彩声、欢笑声响成一片,成了青年人显露才华的极好场所。 添子报喜生孩子被仫佬族百姓当作大喜事。 新嫁娘一怀孕就要向母亲报喜,未来的外婆立即动手给将出世的孩子绣背带,以备将来背孩子用。 孩子一出生,亲家便派人到外婆家报喜。 外婆便挑着早已准备好的礼品前去贺喜。 礼物有鸡(生男孩送母鸡,生女孩送公鸡),绣花背带、花布、甜米酒、红糖、鸡蛋等。 外婆在女婿家住满三日,与接生婆、亲家母吃完喜餐后才返回自家。 产妇坐月子期间倍受照顾,独居卧室,单独吃富有营养的食品,还要举行喝姜酒仪式。 满月后,母亲撑着伞背着孩子到田间转悠,谓“游田峒”。 背孩子的背带里还塞有书本,预祝孩子长大后勤劳好学,才智超群。 尔后,背孩子到集市上去买葱买蒜,期望孩子长大后聪明能干,能说会算。 最后,母亲背孩子到外婆家与外婆、舅舅、舅妈等“见面”。 过去是只给男孩子做满月,现在实行计划生育,许多人家也给女孩做满月,众亲戚还送孩子很多食物、衣服和首饰。 发布时间:2025-10-05 08:23:40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19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