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敦煌傩歌《还京乐》与《儿郎伟》 内容: 1899年,敦煌发现了藏经洞,清理出大量古代遗卷,有关傩事活动的有两种:《还京乐》和《儿郎伟》,直接记录了唐宋时期西北边陲丰富多彩的傩事活动。 《还京乐》是敦煌傩歌的曲调,其唱词只留下一首,是前苏联收藏的l. 1465所抄《曲子还京洛》。 敦煌学专家柴剑虹认为,其名应为《还京乐》,写的是一出严肃威武的钟馗捉鬼傩舞。 敦煌学专家李正宇考证,《还京乐》应是作于乾元、大历年间(758~779),是中唐敦煌傩歌的主要曲调。 钟馗驱鬼是唐宋时期民间傩的主要内容之一。 《儿郎伟》也多处写钟馗驱傩的场面。 内地如唐代孟郊《弦歌行》诗,也是写钟馗舞。 《儿郎伟》是敦煌傩歌的另一形式,其写本数量较多,是从晚唐到北宋前期的遗文. 。唐玄宗天宝末内乱,吐蕃乘虚占领凉陇诸州,宣宗年间张议潮收复失地,朝廷于沙州置归义军,历经张、曹二氏政权近一百八九十年。 《儿郎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有22个卷子共59首,包括驱傩词、上梁文、障车文三个题材。 其中,《驱傩词》有17个卷子36首,是傩仪唱词,可分为四个品种:一、都督府和州县官府傩;二、归义军和州县地方军队傩,都督府就是归义军节度使府,两者很难分得清楚;三、百姓傩,有社区傩和丐傩(以傩的名义行乞的人或群体)之分;四、寺庙傩。 包括佛寺傩和从波斯迁来的祆教徒傩队。 敦煌傩的内容与当地时局密切相关,能与历史文献相互印证。 如p. 3270/5《儿郎伟·驱傩词》,是说经过“数年闭塞东路”,第一次平定侵犯甘州的回鹘王子,军民一片欢腾,除夕傩礼上颂扬主将张淮深。 884年除夕大傩仪,则是歌颂张淮深二平回鹘。 说他“如同铁石心肝”地联合龙家,一举打走了回鹘,又一次使“河西一道清泰”。 p. 4055则是歌颂五代时归义军首领曹议金的。 凡有“夜胡”的傩歌,都是丐傩。 不要钱的则是社区或宗族傩队:“百姓移风易俗,不乐跳□(傩)求钱”。 佛教傩队多以佛经为内容,而祆教傩队则有“今夜驱傩仪仗,部领安城火祆”的歌词,“火祆”是祆教的别称。 敦煌傩有白有歌有舞有戏,并有伴奏。 同时,各傩队有分有合有聚有散,有的还会留在官府中陪官家守岁。 发布时间:2025-10-08 08:54:2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