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司马昭为什么会突然决定讨伐蜀国呢? 内容: 由于蜀国姜维的连年的北伐,使得蜀中民生凋敝,司马昭决议伐蜀。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钟会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姜维虽然有才能,但比起诸葛亮差远了。 接年北伐更是耗尽了蜀汉的人力、物力。 加上蜀国后主刘禅在位期间任用以黄皓为首的奸佞,使得国内人心不附,现在伐蜀,正是好时机! 司马昭听完这番话后大喜过望,“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公元263年,魏国聚集十八万大军分三路伐蜀。 一开始魏军打得非常顺利,趁着姜维坚壁清野,主力不在汉中的机会,钟会率领大军猛攻阳平关,随后一举南下攻占了汉中。 不过在失去了汉中之后,姜维也开始采用龟缩战术,他屯重兵于剑门关,想要凭借坚守使魏军退兵。 当钟会与姜维在剑门关对峙的时候,邓艾率领几千精兵巧渡阴平,直插到了涪城跟前。 虽然经过千难万险翻过了阴平,但邓艾的军队也是损失惨重、人困马乏,如果拿不下面前的涪城,那邓艾几千人就命丧于此,此役也会成千古笑柄。 邓艾是不甘心的,于是他下令猛攻涪城。 涪城城池坚固,如要硬守是决计可以成功的,但偏偏涪城守将马邈是个窝囊废,见到魏军神兵天降来到面前,马邈一下子就慌了,最后在幕僚的劝说下,此人竟然出城投降,如此邓艾兵不血刃拿下了涪城。 一支魏军打到了蜀国腹地,这个消息很快便传开了。 后主刘禅得知此事后,紧急命已故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领兵出征。 诸葛瞻带着儿子诸葛尚领兵出征,与邓艾在绵竹交战,兵败被杀,绵竹失陷。 蜀后主刘禅听说了这件事后惴惴不安,最终在谯周的劝说下出城投降,蜀汉就此灭亡。 那么,在邓艾斩杀诸葛瞻父子,取得绵竹之后,刘禅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呢? 我们从史书上看,这是完全有机会的。 当时蜀汉除了北方驻守剑阁的大将军姜维、左车骑将军张翼,绥武将军蒋斌,还有东方的巴东太守罗宪,右大将军阎宇,以及南方的安南将军霍弋。 在这些人之中,最关键的当属安南将军霍弋。 霍弋是刘备时期的老臣霍峻的儿子,公元238年,南中豪帅叛乱,刘禅命令霍弋领兵出征。 霍弋到达地方后,剿杀豪帅、安抚百姓,使得南中各郡复归蜀汉统治,刘禅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就封他为安南将军。 邓艾偷渡阴平打到绵竹城下的消息传开后,霍弋曾派人前往成都表示自己愿意领兵北上,但此举被刘禅以战略计划已定拒绝了。 倘若刘禅在邓艾打到成都城下前携带臣属、军队南下进入南中各郡,然后号召蜀中各势力抗魏,想必还有一丝翻盘的机会。 发布时间:2025-10-09 08:39:55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