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徐达做了哪些事?为何会能被朱元璋如此器重呢? 内容: 作为一个顶级武将仅仅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吗。 看看徐达,就知道了什么是最顶级的武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临危受命,凯旋而归,不矜不伐,不强抢妇女,不大肆掠夺财宝,徐达就是一位这样令人敬佩的大将军。 在朱元璋统一明朝的道路上,徐达绝对是第一功臣。 自古以来,历史上并不缺少骁勇善战的武将,但是他们之中也不乏残暴之徒。 或许在徐达身上,他最惊艳世人的地方不是他的军事才能,而是他在征战中,尽量将对普通百姓的侵扰和伤害降到最低。 徐达率军攻破元都后,他没有将宫女嫔妃的性命视为草芥,而是马上派人把这些宫女嫔妃给保护起来了。 这样的做法为他换来子孙两百年的富贵。 徐达和明太祖朱元璋的关系匪浅,他是朱元璋为数不多的十分信任的人。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在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有一个人在明朝的统一大业上,立功无数,他就是徐达,大明开国的第一功臣。 徐达出身贫寒,可以算是寒门子弟,但是从小他就不甘于平凡,有人生的大志向。 他自幼就开始习武,练得了一身的好武艺。 他的军事才能都是在之后的征战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早在徐达二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加入了朱元璋的起义大军,这算是他军事生涯的第一个起点,他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当时的朱元璋十分器重徐达。 徐达大败了陈友谅,又俘获了张士诚,这任何一件大功都足以让他名垂史册。 但是徐达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功高盖主,就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了,朱元璋这个人生性多疑,特别是他当了皇帝以后。 正是由于徐达低调内敛的行事作风,深得朱元璋的心。 他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但是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对于朱元璋的赏赐也是多有拒绝。 他始终铭记自己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 曾经追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人有不少,在他成为明太祖以后,将之前追随他的大将杀了不少。 但是徐达一直手握重兵,多疑的朱元璋对于他却是赞美有加。 在军事上来讲,徐达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他自是有着自己的套路。 他做事不疾不徐,处理问题不偏不倚,一生中很少犯过错误。 徐达很会做人,深谙为人臣子之道,他的性格低调不张扬,为人谦逊,做事沉稳冷静。 在领兵打仗上,徐达不仅拥有超高的智商和胆量,在人情世故上,他也有着极高的情商。 攻破元都后,派人守护宫女嫔妃徐达在汉民族的历史上,是一流的名将,论功绩的话,是没有人可以赶上他的。 1367年,徐达率军二十五万开始了北伐,常遇春为他的副将。 在这次北伐中,徐达率军攻破了元都,从此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就彻底结束了。 徐达与别的武将不同之处是在于,他在南征北战中,从来都不滥杀无辜,他不去侵扰到黎民百姓的生活。 这位在明朝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将军,并不是一个残暴之人。 徐达给军队的下令就是,不杀掠,不扰民。 他决不姑息手下人残杀无辜的百姓和良民。 当时徐达率领军队从徐州一路北上,在攻下了通州以后,元都就被包围了。 在攻破了元都以后,徐达没有下令诛杀元都的老百姓和皇宫中的妃嫔,反而是派人守护宫女嫔妃。 这样的做法在副将常遇春眼里是很难理解的,他和徐达完全是两种性格的将军。 对于前朝俘虏,常遇春是能杀则杀,从不手下留情。 但是徐达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仁慈,他最被后人敬佩的一点是从不滥杀无辜。 朱元璋对于徐达的这个特点也是十分的推崇和欣赏。 朱元璋就曾对所有将领说过,为将者不妄杀人,其子孙后代也必得福报。 徐达攻破元都,他手中的权力是有很大的,但是他没有趁机抢夺金银财宝,杀人不眨眼,这样其实是作为战争者最高尚的风范。 这样做不仅会让百姓自然的归顺于明朝,而且对于明朝的统治也会具有信心,这是十分利于国家做法。 如果徐达将那些元都的宫女妃嫔们,侵犯和肆意伤害,他也不会为朱元璋赢得民心。 在徐达这一生中,朱元璋统一明朝时期的所有重要战争他都经历过,他所到之处,不屠城,不殃及无辜,这样高尚的品德也必然会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积累福报。 朱元璋之所以能成为明太祖,光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统一大业的,而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就是徐达了。 徐达也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善终地明朝开国功勋。 这从他攻破元都后,不烧杀抢掠,而是马上派人守护宫女嫔妃,这种良善的做法中,就可以看出来朱元璋不除掉他的原因。 换来子孙两百年富贵中国有句老话,叫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很多人都相信报应一说,手上沾染了无数人的鲜血,那么即便当事人没那么快遭报应,他的子孙后代也会遭到报应。 大家都知道,在历史上,朱元璋杀了许多当时陪他打下江山的功臣,而对于徐达,这位功绩卓越的重臣,朱元璋却是赞许有加。 徐达的后人们,也都过得不错。 在徐达死后,朱元璋还追封他为“王”,而且位置排在第一。 徐达之所以在朱元璋的心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与他内敛的性格有关。 他从未有过功高盖主的势头,也不会炫耀自己的功绩。 朱元璋多次想要重赏徐达,但是徐达都婉言相拒。 而对于自己手上的兵权,徐达也是不会过多留恋,这一点他能让朱元璋很安心,他会及时地交上兵权。 徐达完全有居功自傲的资本,但是他依旧行事低调,不骄不躁。 徐达算是武将之中的一股清流,他不推崇烧杀抢掠这样的暴行,他所到之处从来不会杀害无辜黎民百姓。 这样的慈悲之心,也为他的子孙后代带来了福报。 徐家的香火一直延续了十多代,并且都能得以安生。 这就是徐达积下的德行,庇佑了他的后人。 徐达的儿女都很优秀,他的祖孙也都是栋梁之才,在明朝的历史上,都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徐达的仁慈其实是一种大智慧。 小结:在明朝历史上,徐达是带兵勇猛果敢的著名汉将,他和朱元璋是同乡,追随他农民起义,又助他完成明朝的统一大业。 他一生待人严谨,本性善良。 徐达在攻破元都后,他不是靠着强大的武力震慑来让元朝人对自己归顺,他的做法更具有大智慧,他让民心自然的归顺,而不是身为将军就随意杀人。 攻入元都后,明军的胜利已经摆在眼前了,徐达杀死一个元朝的宫女妃嫔就如杀死一只蚂蚁一般容易,但是他不但没有伤害她们,反而派人守护起来。 徐达爱民护民,心怀慈悲。 他的这种襟怀也为他的后人积下了阴鸷,不光他自己可以善终,而且他的子孙百年间都可以过着富贵吉祥的生活。 明朝有很多功臣之家都没能子孙延绵,徐家后人却都可以常盛不衰。 发布时间:2025-10-10 08:32:20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0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