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为何老子说“上善若水”?水的五行内涵、文化属性及处世哲学║天干壬水 内容: 五德学说,水德为“智”。 智为智力,为文化属性;智为智慧,则有处世哲学之意。 《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古人尚土,以“己”自称,那么老子为何却唯独钟情于水呢? 一、壬水释义1、壬水简介壬,位于十天干的第九位,五行为阴、位置为阳,可谓阴中之阳(阳水)。 阴喜静:静为蓄积、孕育,于人为“妊”,妊娠之意。 阳好动:动则奔流、冲突,于人为“任”,任性之意。 2、壬水类象①壬为水,于物有水产、雨水、冰雪等意,可引申为寒冷、潮湿。 ②水处低,类象为“藏”,故可引伸为孕育、谋略等。 ③于人体,为肾脏、膀胱等循环系统(含血液);其形为“无规则”。 注:壬水还有北方、冬天、黑色等其他引申含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二、水与文明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可分阴阳,文化亦不例外。 水为阴之精,火为阳之神。 水、火分别为金、木的伤官或食神,故有思想、文化、文明之意。 水为阴,阴为阴暗、隐蔽,故其文化表现相对较为低调、潜藏,为社会隐学,如:干支文化及易经风水等。 火为阳,阳为阳光、正面,故其文化属性易被官方接受并宣扬,为社会显学,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 隐学之水,主“智”,智慧、智力。 显学之火,主“礼”,礼仪、礼法。 阴为无,阳为有,有生于无。 人类的进化过程正是如此:先拥有了智力与智慧,然后才有了礼仪与礼法。 华夏大地最早的文化萌芽是阴阳五行和占卜星象等,为社会隐学。 及至夏商周的礼制,再到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社会显学慢慢诞生并逐步得到规范和推广。 世界文明,皆是如此。 科学源于玄学,玄学被证明的部分则成为科学。 三、水的哲学1、灵动机巧五行江湖,阴阳两派。 木为五行之首,江湖总盟主兼阳盟盟主,地位自不待言。 火为木之军师,同为阳党,身份亦十分显赫。 五行之土居中,为和事佬,号称公平、公正,承载包容、育化众生。 金为阴盟盟主,在金水联盟中也是大哥大一样的存在。 唯有五行之水,排名靠后、地位最低,夹缝中求生存,没有硬刚的资本。 故水之为人,行事相对较为灵动、柔软、机巧。 2、居阴向阳老子说,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就是说,水能待在最低洼、最恶劣或大家都不愿意去的地方,故最接近“道”。 其实,老子之所以喜欢水,并不完全是因为水能忍辱负重,而是因“至极则返”。 水为阴中之阴,是阴之极点,阴极则必然会返阳。 水在季为冬,寒冷肃杀的冬天过后,不就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吗? 因此,老子说“上善若水”,其实他看重的主要是未来和希望。 如果我们现在居于社会的最底层,那么,随便一冲,就是上升。 人,活的就是希望。 3、刚柔并济水的江湖地位及性格决定了:遇事要见招拆招,见机行事! 金、木、土为形,变则屈从本意,因此都相对较为固执。 火无定形,可变,但仅能上行。 唯独五行之水,热时蒸发升腾,冷则落地下行,遇阻便绕、成势则哮,可谓能上能下、能屈能伸。 因此,水是最擅长变通和抉择的五行。 其特点为:微则无声,巨为汹涌。 无声之水,潜藏孕育,有“利他不争”之德,十干之“壬”加女字旁,就是“妊”。 汹涌之水,奔腾肆意,为“莫可与争”之势,十干之“壬”加单人旁,就是“任”。 五行之水,刚柔并济。 四、易理明言汹涌之水壬为阳,文明孕育及潜藏。 金水为阴喜理工,木火为阳主文章。 做人要学五行水,身居低位心向上。 热时升腾冷则凝,能上能下能屈张。 水,为文明之源;水,为智慧之泉。 谁拥有了水之智,谁就拥有了希望与未来! 发布时间:2025-10-13 08:17:23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0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