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排行榜,盘点中国古墓十大无价之宝 内容: 如果不是清朝晚期太过无能,想必我们国家早已经飞黄腾达了。 我国许多国宝级文物都因为战争和条约被各个国家给掠夺而去。 但好歹还有些古墓保存了下来没被挖掘抢夺,如今的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也就是从古墓中发现的。 每一件都是精妙绝伦,每一件都是震撼世人,赶紧来看看这中国古墓十大无价之宝吧。 国宝文物排行榜1、四羊方尊后母戊鼎2、司母戊大方鼎3、清明上河图4、大禹治水大玉山5、曾侯乙编钟6、越王勾践剑7、马踏飞燕8、镶金兽首玛瑙杯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一、四羊方尊后母戊鼎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 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 3厘米,重达34. 5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尊工艺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气势之磅礴,堪称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名符其实的国宝级文物,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二、司母戊大方鼎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全称为司母戊大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鼎是我国的象征文化之一,所以司母戊大方鼎也是中国十大国宝级文物之一。 三、清明上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 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 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四、大禹治水大玉山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中国古墓十大无价之宝中的一位。 五、越王勾践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 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六、曾侯乙编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 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七、马踏飞燕现藏于甘肃博物馆,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奔马身高34. 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八、镶金兽首玛瑙杯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 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九、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是汉代规格最高丧葬殓服。 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 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 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十、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 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 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 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 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发布时间:2024-08-02 08:12:11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