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京剧表演出新三例 内容: 京剧前辈名家在演唱方面,一向主张出新,从不墨守成规。 近些年来,也曾出现几位后辈演员,在出新方面取得成就。 前些年,看童芷苓演出“荀派”名剧《勘玉钏》,由秦雪玲以二旦扮演丫环鸾英。 这出戏里的这个角色,虽归于二旦,可是戏很轻。 只有在小姐俞素秋的一段唱中,从其手里接过玉钏,给其未婚夫张少莲递去,算是这个人物的重头戏。 印象中,凡演这个人物的二旦,都是例行公事的表演,看不出脸上有什么戏。 秦雪玲却不然,她是紧随着小姐表达心情的唱,表现出内心反映。 这段唱,主要是小姐向鸾英表露心声。 从头一句“小鸾英你与我多亲近”开始,秦雪玲便入了戏。 接下来唱的“可算得同心合意人”她不仅是外在的点头,更注意转达出内在对小姐的关怀与同情,再下面,小姐说如何跟张少莲自幼订亲,张少莲如今家贫无力迎娶,其父嫌贫退亲,以及跟母亲商议把玉钏送给他,“教他变卖早娶奴的身”。 这些地方,秦雪玲有相应的内心戏表现出来。 直到最后,小姐唱出“世上最苦啊苦不过妇女们! ”她更是表现出鲜明的同情和同病相怜的悲切。 这样,就把鸾英演活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则是去年,看吴燕这位新秀演的《天女散花》。 印象中,凡演这个角色的演员,除了舞长绸,用“卧鱼”身段,只有“亮”几个双手合十,蹲身的“像儿”。 可就由于吴燕并非专工“梅派”,也演“荀派”,以及其它流派的,属于花旦的戏,觉得她一则是随着天女的散花行动,脸上,眼睛里传达出相应的内心感情;还把“荀派”的手势和转身恰当的用在天女的表演中,也就把天女这个角色演出了生活气息。 与刘勉宗合演《坐宫》的李梅在表演铁镜公主这个人物时,也非常着重表达内心。 一方面是随着自己的唱和杨四郎所唱的内容,反映内在感情;一方面是用接近现实生活表达方法来表演。 比如,初登舞台唱“桃花开杜丹放”四句时,把准备与驸马一同游春的高兴心情鲜明地表达出来。 当发现杨四郎心情不佳时,脸上神情一变,就又配合“怎奈他这几月愁锁眉间”的唱问,表达内心中的疑虑,从而引起下面的猜对方心事。 “四猜”中,每一猜之前和知道猜错了的时候也都有相应的感情流露。 及至猜出杨四郎的心事,对方却吞吞吐吐,“不敢明言”时,又以微微噘嘴,表示不满。 再后,则是假说不懂盟誓时,念出“到底天把我怎么长,地把我怎么短哪,”以调皮的一笑表达内心。 凡此种种,都不仅是程式上的做戏,而且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感情表达方法。 由此使观众觉得亲切,更容易引起共鸣。 《坐宫》近些年演得太多了,观众已没有新鲜感。 经她这么一演,则产生了新鲜感,把观众吸引住! 这三位同属于北京京剧院的,年龄、艺龄、舞台经验、火候都不同的演员,都很重视表演,演出新意,是极好的现象,应当提倡,推广! 摘自《中国京剧》杂志2004. 2 发布时间:2025-10-30 08:40:28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