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到底有几幅 内容: 6月24日至7月24日,共有10万人次观看徐悲鸿画展,热度仅次于2009年国宝展,本次画展还吸引众多外国友人专程来沈参观。 “这就是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老值钱了,听说拍卖了3300多万元呢,曾创下国内油画拍卖最高纪录! ”“真的? 那咱可得好好看看。 ”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永恒的艺术――徐悲鸿绘画精品展”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极大兴趣,7月24日,记者从辽博获悉,该展从6月24日展出到目前,短短一个月时间,观众人数就突破了10万人次,热度仅次于2009年国宝展,其中还有近千“老外”来观看,不少都是从日本、韩国专门来沈的。 为什么观众对徐悲鸿绘画这么感兴趣呢? 此次展出的是徐悲鸿81件精品绘画,汇集了他生前早中晚各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愚公移山》、《巴人汲水》、《九方皋》、《奔马》等都属国家一级文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辽宁集中展出。 而油画《愚公移山》更堪称徐悲鸿画作中的神品。 徐悲鸿在作品中将中西两大传统技法融会贯通,而这幅作品背后的故事也特别令人着迷。 《愚公移山》到底有几幅? 今天,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一楼中央大厅,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以《愚公移山》为原本创作的大型浮雕。 该浮雕长36米,高12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室内石雕作品。 由此可见《愚公移山》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分量。 而沈阳观众所看到是《愚公移山》是油画而不是国画。 那么,徐悲鸿到底画过几幅《愚公移山》? 画展开幕之际,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告诉记者:徐悲鸿先生曾画过三幅《愚公移山》,均是在1940年左右抗战时期创作的。 当时,徐悲鸿在新加坡办画展,为抗战筹款,其间留下了40余幅油画作品。 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前夕,他的朋友把这批油画深埋在地下。 其中就包括《愚公移山》油画第一稿,它的尺寸稍小,也就是后来拍卖了3300多万元的那一幅。 本次在沈阳展出的油画《愚公移山》则是徐悲鸿辗转从新加坡带回的第二稿,这件作品由于在“文革”时期卷放于潮湿的房间,致使颜色脱落。 后来中法油画专家经过5年的艰难修复,终于使其重见天日。 而巨型中国画《愚公移山》则是第三稿,现藏于徐悲鸿纪念馆。 《愚公移山》为什么有外国人? 哪个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中人们熟悉的“愚公移山”故事。 画家创作这幅巨作,是希望中国军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观众会发现,油画画面自左至右展开;左边是愚公与邻人“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一小孩,一在吃饭,一在运土;再右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挖土不止,人物顶天立地。 整个画面充满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 《愚公移山》作品画面中有一个像鲁智深的人物造型,这个人物的原型竟然是一位印度厨师。 据介绍,《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印度的大吉岭创作完成的,所以当时画面上的人物多是由印度人来做模特的。 徐悲鸿也说过,“那个像鲁智深的模特,型体伟壮,且性格豪爽,工作严肃热情,吾甚爱之。 故郑重保留画中,不作任何改造。 ”最有悬念的是,在这幅油画中,也可以看到徐悲鸿本人的化身,到底是哪一个,寓意是什么?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发布时间:2025-11-01 08:25:13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