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散居民族畲族自治县景宁介绍 内容: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省境内,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广大山区。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 他们自称“山哈”。 但这个名称,史书没有记载。 唐代,居住在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地区。 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蛮”、“蛮僚”、“峒蛮”或“峒僚”。 南宋末年,史书上开始出现“畲民”和“拳民”的族称。 “畲”(she),意为刀耕火种。 解放后,改称为“畲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畲族人口数为709592。 畲族极少部分使用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 90%的畲族操接近于汉语客家方言的语言,但在语音上与客家话稍有差别,有少数语词跟客家语完全不同,也有部分操闽南语。 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 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她位于浙南山区,景宁畲族源于唐永泰二年(766),从闽迁居浙西南时落户景宁,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现有畲族人口17378人。 长期以来,畲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畲族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显示着本民族的素质特点,它使畲族的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是属于同一民族共同体的亲切心理,也是不断增强民族内部感情和团结的基础。 1984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景宁县地域建立景宁畲族自治县。 发布时间:2025-11-05 09:09:09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