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李渊一统天下的过程是怎样的?他为何能那么快就登基称帝? 内容: 617年,李渊在晋阳正式宣布起事,618年,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建立唐朝。 他为何能那么快就统一天下呢?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不过,李渊刚登基的时候,形势其实并不是很乐观。 因为当时的天下,正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 就在李渊登基两个月之前,杨广刚刚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亲手干掉。 随着杨广身死,各地群雄并起,整个中原瞬间分崩离析。 而李渊登基的时候,唐朝所能控制的,也只有关中地区和山西地区的一部分而已。 此时的李渊,在隋末几大割据势力当中,算得上是很强的一个,但却算不上是最强的一个。 和他一样强大的,还有好几个。 李渊虽然当时已经称帝,但想要统一天下,仍是任重而道远。 从隋炀帝去世,李渊登基开始,隋末唐初混战的第一回合,拉开了帷幕。 第一回合开始之前,隋朝在北方的统治,基本上已经全部失效了。 整个北方,都已经被群雄瓜分。 山西和陕西地区,归李渊所有;山西北部,由刘武周控制。 宁夏以及甘肃南部,归陇西霸王薛举所占据;甘肃中部及北部,由大凉王李轨占据。 河南地区,以洛阳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归王世充所有。 以扬州为中心的江淮地区,由宇文化及占据。 山东以及河北南部、河南中部、东部等区域,由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占据。 河北中部,由窦建德占据。 北京天津一带,由罗艺占据。 辽东地区,则是以高开道为主的一些农民军占据。 至于南方,在隋炀帝去世之前,隋朝还存在着强大的统治力度。 直到杨广去世之后,南方才开始群雄并起。 所以在第一回合,南方的几个强大势力,都在整合周边的过程当中,基本没有参加第一回合的战斗。 杨广死后,第一个阶段开始。 因为杨广是被麾下禁军杀死的,在杨广死之前,杨广麾下依然十多位的隋朝精锐。 杨广死后,这些精锐军队,全部被宇文化及所统领。 在杨广死之前,原本李密正在和洛阳的王世充死战,而且差一点就能拿下洛阳。 但是,随着杨广身死,李密却暂时放下了王世充,转头去对付宇文化及。 李密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不是为了给杨广报仇,而是为了后方的安全。 在第一阶段当中,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占据的地盘最大,但同时接触的敌人也最多,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身处四战之地。 而宇文化及继承了杨广手下的十多万隋朝精锐之后,打出的旗号,就是要带着这十几万人返回关中。 这样一来的话,宇文化及势必要经过李密的地盘,势必要和瓦岗军作战。 如此一来,瓦岗军既要应对王世充,又要对付宇文化及,等于是腹背受敌。 所以,李密不得不暂时放下已经被他打残的王世充,转头去对付宇文化及。 经过一番死战之后,瓦岗军打垮了宇文化及。 但同时,瓦岗军自身也是损失惨重。 然而在瓦岗军和宇文化及死战的这段时间内,已经被打残的王世充,却收拢了残兵,再次强大起来。 此后,王世充和瓦岗军再次开战,最终打败了疲惫不堪的瓦岗军。 瓦岗军主力战败后,李密已经无力再维持原本庞大的地盘,只能向关中地区的李渊,暂时投降,希望能够借李渊的力量恢复元气。 然而李渊也不傻,自然不会给李密这个机会。 等到李密投降之后,李渊直接给了李密一个虚职,根本不让李密再接触军队。 李密知道自己上当了以后,想要逃走,但却被李渊的麾下截杀。 李密死后,原本庞大的瓦岗军地盘,也被周围的几个邻居蚕食。 李渊接手了靠近山西的那部分地盘,但因为当时李渊力量有限,没能接手瓦岗军的全部地盘。 瓦岗军地盘的北部,被窦建德占领。 瓦岗军所控制的河南地区,被王世充占领。 至于瓦岗军打下来的江淮地区,则再次分裂,由李子通、杜伏威、沈法兴等江淮势力瓜分。 李密和王世充、宇文化及之间的大战,对李渊来说,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 因为在这三家大战期间,李渊地盘的东边,基本没有任何威胁。 所以,李渊趁着这个机会,开始向西发展,平定自己的后方。 首先,李渊派出自己的次子李世民,率领大军,进攻陇西霸王薛举。 结果双方开战之后,李世民却忽然生病了,无法再统领军队,所以交战之后,唐军大败,李世民也被迫撤回长安。 当时的薛举,兵锋已经直指长安,李渊甚至已经打算,直接在长安城下,与薛举进行决战。 但就在这个时候,薛举忽然生了一场急病,病死了。 薛举死后,麾下势力由其子薛仁杲统领,但薛仁杲的能力,却十分有限。 恰在此时,李世民病愈。 李渊让李世民二次挂帅,再次征讨薛仁杲。 最后,李世民率军与薛仁杲一场大战,打垮了薛仁杲。 此战之后,薛仁杲投降唐军,最后被李世民带回长安斩首,甘肃南部以及宁夏地区,尽归李渊所有。 薛举被平定之后,李渊接下来便要解决宁夏北部的李轨。 李渊首先派出使臣安兴贵,前去劝降李轨。 结果安兴贵到了之后,发现李轨不愿投降,安兴贵干脆自作主张,联系了旁边的吐谷浑,说服吐谷浑出兵帮忙,最后突然袭杀了李轨。 李轨一死,唐朝几乎也就兵不血刃地接手了李轨的地盘。 至此,李渊已经完全统一了西北方向。 再加上李密的瓦岗军战败,此时的李渊,已经一跃成为天下最强的割据势力,没有之一。 与此同时,李渊交好北方的突厥,与西北的吐谷浑,保证自己的北方和西北相对安全。 接下来,李渊就可以全身心地逐鹿中原了。 而在第一阶段进行期间,南方势力开始成型。 南梁后人萧铣,占据了巴蜀之地。 林士弘占据了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江淮地区则是由杜伏威、李子通、沈法兴三家控制。 岭南地区,由冯盎实际控制。 至此,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开始。 第二阶段开始后,萧铣为了巩固自身权位,开始进行内部整理,导致了国内防务空虚的局面。 林士弘对外扩张,但其本人能力有限,收效甚微。 杜伏威、李子通、沈法兴这三家,围绕着江淮地区的控制权,展开战斗,三方互有胜负。 最后,杜伏威率先投降了唐朝,虽然只是名义上的投降,但却同样得到了李渊的支持,开始在江淮地区占据上风。 于此同时,王世充和窦建德,继续消化瓦岗军的地盘,实力骤然膨胀,成为北方仅次于李渊的两大势力。 至于幽州的罗艺,以及辽东的高开道,则没什么大的扩张。 已经统一了西北的李渊,这时开始将目光投向洛阳的王世充。 然而就在李渊刚刚打算解决王世充的时候,山西地区却出了问题。 山西是李渊起兵的老窝,在李渊起兵攻入长安之后,山西地区由李渊的三儿子李元吉驻守。 然而李元吉能力有限,后来山西北方的刘武周进攻,李元吉直接逃走了。 就这样,山西地区落入刘武周的掌控之中。 为了解决山西问题,李渊再次派自己的二儿子李世民,率兵北上。 最后,经过李世民的浴血奋战之后,李世民打败了刘武周。 整个山西全境,全部被李渊收入囊中。 刘武周逃亡突厥,后来被突厥所杀。 至此,李渊彻底没了后顾之忧,开始专心扫平北方。 第二阶段结束,第三阶段开始。 第三阶段,李渊首先将目标锁定为洛阳的王世充。 李渊再次派出李世民,进攻洛阳。 经过一番苦战之后,李世民逐渐扫平了王世充的外围势力,将王世充围困在洛阳城内。 王世充被围之后,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本着唇亡齿寒的态度,倾全力前来救援。 不过,窦建德本着一石二鸟的想法,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救援。 而是等到王世充被彻底围困,唐朝军队也相对疲惫的时候,才终于出兵。 窦建德出兵后,李渊认为,不能同时和王世充与窦建德两强开战,勒令李世民率军返回。 然而李世民却认为,可以同时打败两强。 最终,李世民说服了李渊,让唐军继续作战。 李世民一方面将大军留在洛阳,继续围困王世充。 另一方面,自己仅率三千五百精锐骑兵,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 最终,李世民凭借虎牢关天险,不但挡住了窦建德一月有余。 而且还趁窦建德大军松懈之际,率精锐突袭窦建德大军,最终一战生擒了窦建德。 此后,李世民又将窦建德带去了洛阳,王世充见到窦建德之后,也只能乖乖任命,开城投降。 就这样,李世民一战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强。 在这期间,幽州的罗艺,辽东的高开道,都投降了唐朝。 至此,整个北方,几乎完全被李渊统一。 除此之外,就在李世民对战王世充期间,李渊为了防止南方的萧铣北上,派出三路大军进行骚扰,企图拖住萧铣的步伐。 然而这三路大军当中,由李孝恭、李靖统领的一路,却将这场袭扰战打成了歼灭战。 趁着萧铣内部防御空虚,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打到了萧铣门口。 最终,萧铣只能投降,整个蜀地,也尽归唐朝所有。 至此,第三阶段结束的时候,唐朝已经统一了大半个天下。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江南之外,几乎都被统一了。 第四阶段开始后,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再次起兵。 凭借着窦建德的声望,很快就拿下了窦建德的全部地盘,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 对此,李渊再次派出李世民,经过一场鏖战之后,打败了刘黑闼,收复了刘黑闼的全境。 然而此后,刘黑闼却逃往突厥。 不久之后,借突厥的兵再次卷土重来。 这一次,李渊派自己的大儿子李建成出战,最终彻底平定了刘黑闼。 与此同时,杜伏威打败了沈法兴和李子通,占据了整个江淮地区。 不过,杜伏威并没有自立为王,而是彻底向李渊称臣。 李孝恭在平定了萧铣之后,继续西进,打败了林士弘,收编了林士弘的地盘。 岭南的冯盎,见大势已去,只能向唐朝称臣。 至此,唐朝已经彻底统一了整个天下。 不过,唐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各地一些臣服的割据势力,依然心怀不轨。 所以,就有了接下来的第五阶段。 第五阶段,辽东的高开道反叛,最后兵败被杀。 杜伏威平定江淮后,只身入京,彻底投降了唐朝。 但其部将辅公祏,却在不久之后再次发动了叛乱。 不过,不久之后,辅公祏就被李孝恭和李靖,率兵打败,最后兵败身亡。 在辅公祏战败之后,唐朝终于彻底统一天下,成为了历史上第五个大一统朝代。 从李渊太原起兵开始算起,到平定辅公祏叛乱,这期间只花了七年的时间。 在历史上的几个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当中,李渊无疑是最快统一天下的一个。 从李渊统一天下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李渊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一是因为李渊有着明确的战略规划,一直有着明确的战略方阵;二是因为李渊麾下,有着李世民、李孝恭这样的优秀统帅,能够战无不胜;三是因为李渊运气确实够好,打薛举的时候薛举直接病死,打窦建德的时候,窦建德恰好防备松懈。 打萧铣的时候,萧铣精锐都布置在南方,只差三天就能回援。 所以,想要成就一个大事业,不光需要足够的人才,更需要自身有一个明确的规划。 当然,足够的运气,也是少不了的。 发布时间:2025-11-12 08:15:2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