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们正变得越来越“冷漠”吗?真相是这样的…… 内容: 很多人说,这个社会正变得越来越人情寡淡,人与人之间多是利益算计,而很少有真的情感交流。 真相是这样的吗? 要说清楚这件事,让我们先从另一件事说起。 8月15日,韩国尹锡悦的父亲去世。 但是,他不去参加父亲的葬礼,反而跑去美国参加美日韩三边会议。 韩国本属于儒家文化圈。 按照儒家的传统,父亲去世后,儿子要丁忧三年,也就是三年不工作,在家哀思亡父。 现在,三年丁忧之制不再盛行,但至少也没有简化到连头七都没出,就出去参加会议,谈笑如故的程度。 这是真真正正的对父母没有“感恩之心”,是极度的不孝之举。 还有一件类似的事发生在我国。 8月14日,北京的一位母亲诉请法院,要求判决他的儿子返还购房款。 这位单身母亲一路把儿子拉扯大,还把儿子送到外国留学。 可是儿子结婚后,就把母亲从用母亲的钱购买的房子里赶了出去。 更为过分的是,从此以后,三年多时间,儿子都没有给母亲打过任何一个电话。 有任何事情,都要通过亲戚转达。 最后,法院判决儿子全额返还购房款。 这个儿子的行为也很不孝。 从他身上,看不到一丁点儿的感恩之心。 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新闻放在一起说呢? 因为它们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那就是儒家文化圈越来越不“儒家”了。 换句话说,就是这里人们越来越冷血,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了。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能时刻感受到这一点。 比如,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化,很少讲究情义。 再比如,子女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工作,与留在农村的父母之间,只剩下偶尔的电话交流。 父母嘴上不说,心里却很难受。 甚至有人喊出了:“‘冷漠’的人最适合这个社会”的口号。 为什么人们正变得越来越冷漠呢? 很多人以现代化作为理由,认为是现代化促成了个体独立、自由,从而切断了人身关系。 可是,当我们反过来思考,就会发现人与细菌、病毒等低级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人有情感。 换句话说,人有爱,懂得爱人,这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本质。 那么,如果所谓的现代化,是让人越来越不懂得爱,不会爱,乃至于浑身上下都没有一点人情味,那人不是越来越退回到原始状态,变得跟细菌、病毒等低级生物没有什么区别了嘛? 现代化是让人类向前进步的,而不是让人向后退化。 所以,这绝对不是所谓的现代化。 事实上,这是西方化。 这几十年来,西方人极力将西方化渲染为现代化,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误以为,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 其实,西方化只是按照西方文化的产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只不过,其中夹杂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 西方人偏重理性,而不重情感。 这是西方文化的特点。 西方化中夹杂了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让人们误以为完全理性化,不重情感,就是现代化。 在这种错误认识的驱使下,东亚的儒家文化圈吸收了西方文化,摒弃了自己的优秀文化。 于是,人们也就变得越来越没有人情味。 儒家文化本来是很注重情感的。 孔子曾经说过:“仁者,爱人。 ”也正是因为懂得爱人,才使得我们对低级生物保持领先地位。 那么问题是,现在我们为什么要放弃我们原有的领先地位,去接受西方化,让自己退化为一种低级生物? 难道对父母“不孝”是一种该被推崇的行为吗? 难道对朋友“不义”是一种该被提倡的做法吗? 难道对民族“不忠”是一种该被主张的道义吗? 真荒唐! 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被誉为“现代化”的西方化,从中挑出真正符合现代化的元素,并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一条真真正正符合我们自己的现代化道路。 这也就是说,至少从文化角度,我们需要经历一场再启蒙。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摒弃对西方文化的盲从,找回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冷漠”的人靠边站,从而找回那个充满人情味的社会。 公众号:南山学脉 发布时间:2025-11-27 08:12:20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2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