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弘历在雍正暴毙后,为什么趴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 内容: 对弘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俗话说“人不伤心不落泪”,弘历(乾隆帝,乳名元寿)得知自己继承皇位的消息后痛哭,一方面是因其皇阿玛雍正突然暴毙,他得痛哭有其伤心得成分,另外还有一些原因。 弘历是雍正的皇四子(实为第二),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侍女),就是那个在清朝所有皇太后中活的年数最长的那位 ,83岁寿终正寝。 电视剧《甄嬛传》里的甄嬛就是演的她。 弘历的外公官位低,母亲的身份也就比较低微。 好在弘历智商和情商都很高,5岁时就能过目成诵,不但得到父亲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在他10岁时,有幸见到他的皇爷爷康熙大帝,并得其“钟爱”,从此自己的人生开了挂。 这样的机会是父亲雍正给的! 雍正曾多次在康熙面前夸赞弘历的聪慧和与众不同,这次索性带着弘历去见康熙,让弘历在康熙的近百个孙子中脱颖而出,正是这一面之见,弘历被康熙养在宫中亲自教习。 “隆准颀身,圣祖见而锺爱,令读书宫中”——《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从此以后,康熙就把弘历带在身边,去热河避暑山庄也携弘历同往,这样的圣宠让康熙的所有儿孙们都望尘莫及。 雍正也更加喜爱弘历并以他为骄傲。 弘历所爱的母亲被康熙夸赞为“有福之人”,地位也因弘历而提升,雍正在夺嫡中也因弘历的受宠愈发处于有利的局面。 他更是马不停蹄地对弘历加强知识的武装,专门请了两个师资班子。 文师圈有:除了康熙请的福敏,外加徐元梦、朱轼、张廷玉、蔡世远、嵇曾筠等著名大佬教各种文化和治国之道。 武师圈有宗室重臣允禄、允禧等教习弘历骑马打仗、拉弓射箭及一些火器的应用。 弘历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庆幸有个爱他的好爸爸,也有个爱他的好爷爷。 只用几年的时间,弘历的满汉文都运用自如,射术也很高,在后来的平定大小和卓的战斗中几乎箭无虚发。 文武双全的弘历的所有成就离不开父亲的悉心栽培和苦心经营。 康熙69岁时,在位61年驾崩,接着胤禛顺利即位,完美的成功离不开雍正和弘历父子俩的密切配合,也因着弘历让雍正的得位看起来更合法。 雍正登基后毫不犹豫地立了13岁的弘历为储君,将立储诏书偷偷藏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实际上雍正帝一生有10个儿子,除了夭折的,也就四个儿子长大成人:老三弘时、老四弘历、老五弘昼、老十弘曕,弘历的才学和能力高于其他兄弟,雍正多少都对他有偏爱。 在康熙帝第一周年忌辰和第二周年忌辰,雍正都抛开年长的老三弘时,让弘历代自己去“祭景陵”,这无疑在向众人表示储君的不二人选是弘历。 弘历的异母哥弘时伤心了,他“放纵”、“不谨”,继续和雍正的死对头允禩来往密切,最终把自己给玩死了,还被自己亲爹逐出宗祠,撤去黄带子。 雍正无疑给弘历以后的顺利登基扫清一个障碍。 而老五弘昼整日装疯卖傻,上演着“活出丧”的大戏,一再表明自己:夺嫡是不会夺嫡的;小弘曕在雍正驾崩时还是个2岁的娃娃。 这样看来皇位非弘历莫属。 弘历的嫡子出生时,雍正帝满脸欣喜御驾亲临给他起名字“永琏”,别小看这俩字,它意义非凡,寓意着继承大统,更包含对弘历的期望。 所以,弘历的帝位来的轻而易举,来的异常顺利,至始至终都有其老爹的保驾护航。 可是,1735年8月23日子时雍正突然暴毙了,他“七窍流血”而死,年仅58岁。 大学士张廷玉记录说当时的场景用了一个词:“惊骇欲绝”。 雍正从发病到死亡仅仅三天,连“久病床前做孝子”的机会都不弘历。 当内侍取出谕旨,宣布25岁的弘历即位时,他更是趴在地上哭的稀里哗啦,泪涕横流。 “新皇帝乾隆听到是自己继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良久,王公大臣再三劝解,新皇帝仍不起来。 ”——张廷玉《年谱》。 大殓时,乾隆帝“痛哭失声,擗踊(pǐ yǒng)无数”。 “擗踊”在这里的意思就是悲哀到极点,恨不得随先皇而去。 乾隆帝的痛哭感天动地,孝心感染众人,整个皇宫哀哭一片,久久不绝。 “从头一天夜半到第二天日暮,皇上哀恸深切,哭不停声,一整天水浆不进,群臣伏地环跪,恳请皇上节哀,皇上悲不自胜,左右都感动哭泣,弗敢仰视”。 ——《清高宗实录》根据以上解析乾隆帝的痛哭:一、伤心。 弘历的每一步成功都有雍正的牵手陪伴,更有血浓于水的父子情分,失去这样的好父亲让乾隆很伤心。 爹死,儿子哭爹也是人之常情。 二、怀念、感恩。 他的痛哭是怀念父亲雍正对自己20多年来的爱护和培养。 从以上不难看出雍正对弘历的良苦用心和栽培。 雍正继位后立刻将两份继承人诏书写上弘历的名字,一份放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一份带在身边,等自己驾崩后,让大臣共同拆启定新君,这种秘密立储的方式是史无前例的,雍正用心良苦! 如此便保护了弘历,免得让他陷入夺嫡之争,这种立储方式让弘历很感动。 三、心疼。 另一方面乾隆帝心疼雍正死的太惨、太突然,而死因却不能与外人外道。 这也使雍正的死因在历史上留下一团迷雾。 一直以来后人猜测不断:中风? 被(宫女太监、吕四娘)刺杀? 丹药中毒? 四、痛惜。 雍正帝在皇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13年,励精图治,为乾隆的顺利接手打下根基。 如果再延长雍正11年的寿命,就像康熙活到69岁,政局将更加稳固,国家将会更加繁荣。 可惜他死了,正如他遗诏中所说:‘志愿未竟,不无微憾’。 这个遗憾也只有让痛哭的乾隆去弥补了。 五、百事孝为先,古人认为“哭的越狠越孝顺”。 聪明的乾隆深知提倡孝道孝行,对于以后巩固自己的政权至关重要。 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宣传“孝道”,新皇帝上位更要注重“孝道”的舆论作用,要让天下皆知他们的新君是一个仁孝的皇帝,“痛哭先皇”无疑就是要达到“以孝治天下”、“以孝劝忠”的目的 。 例如,雍正哭康熙时哭的昏死过去,当把先皇往地宫入葬时,雍正帝大声悲哭:“上号泣不止. .. .. .声震林木。 ”六、皇宫规矩决定。 统治者圈里的长辈或者德高望重的人死了一定要号啕大哭,不哭者或者面露喜色者均被视为“大逆不道”轻则削官降职,重则株连杀头,乾隆的痛哭也是为下面做个表率。 除此外,皇帝批奏折禁止用红笔,改用蓝笔,各部门印章也改用蓝章;禁止一切喜庆活动,浓妆艳抹花红柳绿的打扮要被砍脑袋等等,名目繁多,不管怎样天下要沉浸在悲痛的海洋。 另外,乾隆帝超乎意料地提前继位,他25岁就荣登宝座,比他父亲早登基了20年,乾隆痛哭的同时内心深处是否有一丝窃喜呢? 发布时间:2024-09-29 08:09:05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