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越南共和国的风俗礼仪 内容: 越南共和国的风俗礼仪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 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侧。 东面和南面临北部湾和南海,北和我国云南、广西相接,西与老挝、柬埔寨为邻。 越南全国面积32. 9556万平方公里。 人口6400万(1987年)。 主要为越人(京族),另有少数华人、艾人、山龙人等。 越南全国划分为36个省,3个直辖市和1个特区。 首都河内。 货币为“盾”。 国语是越语。 据传说记载,越南最早自称“文郎”。 “文郎”很可能是生活在今日红河三角洲富寿地区的部族名称。 公元前257年,改称“瓯貉”,亦称“瓯名隹”。 它是由“瓯越”和“名隹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的。 秦代设交阯(即河内)、九真(即清化)二郡。 汉置日南部,三国时改为交州、唐设安南都护府。 938年独立国号“大翟越国”,1054年改名“大越”。 1802年国号“越南”。 1954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1976年,越南统一国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改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一、社交习俗越南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来话来概括:越南种族多,饮食有特色;酸辣味受宠,食品要斟酌;传统重礼仪,热诚待宾客;不准触头部,肩膀忌拍摸;用脚若指人,属于坏动作。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越南人在平时生活中,特别注重礼节礼貌问题。 他们遇上人总要热情地打个招呼并互致问候,最简单地也要以点头示礼。 他们待客极热情,只要宾客临门,他们总要拿出最好的酒和美味佳肴来招待客人,客人吃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客人临别时,主人往往还要把自己的家乡特产送些给客人。 他们自古就有染齿的特殊民族风俗,习惯把洁白的牙齿染成黑色,并以黑齿为美,黑齿是评价女性貌美的重要标志。 他们对红色厚爱,视红色为吉祥、喜庆之色。 他们非常喜欢狗,认为狗忠实、可靠、勇敢。 他们昵爱桃花,认为桃花鲜艳、美丽,是吉祥之花,并称其为国花。 二、礼节礼仪越南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习惯扬抱拳作揖。 越南信奉佛教的人与客人见面时,行传统的合十礼(双手合十齐唇或齐额,过头则为拜鬼)。 三、信仰忌讳越南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高台教和好教等。 越南人忌讳别人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指着他大声叫嚷,认为这是有失礼貌的举动。 他们忌讳用脚指物,或把脚掌对向别人,认为这是属于污辱人的一些动作。 他们忌讳别人随意触摸他或其小孩的部部。 南部的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礼、进食、递物和接物。 因为他们视左手为肮脏和卑贱之手。 越南人进餐时,忌讳把筷子直立饭中,认为这会令人懊丧。 他们忌讳在众人面前擤鼻涕、掏耳朵,认为这是不雅的举止。 他们不喜欢吃豆芽、羊肉和甜点心,也不爱吃辣味菜和多骨刺的鱼。 越南瑶族人忌食狗肉,占婆族人忌食猪肉和牛肉。 四、饮食习惯越南的傣人特别喜欢食用鱼肉和各种血冻(猪血冻、鸭血冻、牛血冻、鹿血冻等),并爱在血冻里加蒜头、辣椒、番石榴叶等佐料;酸笋汤、青蛙肉、酸肉、酸瓜、酸汁等也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食品。 越南人爱用花生油或大油来烹制菜肴。 特别喜欢用干蒜瓣来炒牛肉。 喜欢吃糖醋类和醋溜类菜肴。 他们习惯菜炒好后一起上桌再用餐。 “鱼露”是越南人喜欢的一种佐餐调料。 其主要分生、熟两种(生鱼露是用盐先把鱼腌好,在缸中密封后,经阳光暴晒半年左右,取其汁液与炒米粉等一起调配而成;熟鱼露是将鱼加盐及各种调料一起捣烂后,经半年左右的日晒即成)。 无论生鱼露还是熟鱼露,乍吃起来全都有股异味,随后却会使您感到别有风味。 他们喜食槟榔。 将槟榔果切成片,与萎叶和蚌壳粉一起放入口中嚼,但不能咽下去。 据说嚼食槟榔果有驱虫、固齿、除湿、清热等功效。 他们认为中国烹饪技艺高超,菜肴味美适口。 他们用餐也习惯使用筷子。 越南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①注重讲究菜多肉少,习惯菜肴炒齐后一起上果。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清淡,爱酸、辣、甜味。 ③主食以米饭为主,爱吃粳米,也吃包子、糖包、豆沙包、馄饨等食品。 ④副食爱吃鱼、虾、蟹、鲍鱼、海参、鱼翅、广肚、鸡、瘦猪肉、狗肉等;蔬菜喜欢西红柿、黄瓜、油菜等;调味喜用鱼露、咖喱粉、豆酱、蒜、番石榴叶、辣椒粉、盐等。 ⑤制法对炸、清蒸、烧、卤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粤菜、苏菜。 ⑦菜谱很欣赏脆皮炸鸡、软炸虾球、红烧鱼翅、蚝油鲍脯、氽虾丸汤、脆皮乳猪、咕噜肉、开煲狗肉、扬州锅巴、咖喱鸡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一般不饮烈性酒,喜欢喝中国茶和咖啡。 ⑨果品喜食槟榔、香蕉、柑、桔、椰子等水果;干果偏爱核桃仁等。 发布时间:2024-09-29 08:22:03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