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氏堪舆漫谈》之杨公风水脉络探析 内容: 以下文字,均是金氏平时阅读、感悟、实践心得,故整理成《金氏堪舆漫谈》闲文,以飨号友! 所有文字均为手机屏幕采写,手机录用,故言语尚欠白话,望体谅。 杨公堪舆脉络探析文/金志苗几日闲空,把《钦定罗经解定》、《人子须知七卷》、《青囊序》以及六壬月将,反复琢磨,反复对比,反复探索。 甚至不放过一个字眼,结合之前研究过《入地眼》、《玉尺经》等思考,得出如下观点。 从源流说,堪舆风水起源九天玄女,郭 璞、李虚中、丘公、杨公曾公等,都是继承者。 丘公时期,堪舆风水无派别之分,没有所谓的三合天星玄空三元等区分。 到杨公得丘公书,杨公属于自学的,极有悟性,偏于三合一脉,以天盘立向为准。 但杨公曾公从无否定天星洪范用法。 这里,《青囊序》有文,“宗庙本是阴阳玄,得四失六难为全”。 宗庙就是洪范,洪范就是抽爻换象,例如辅星掌法,纳甲法等。 杨公曾公是懂得此类方法,并且不排斥的。 只是一个“难为全”,让杨公曾公有选择性。 所以,杨公曾公的亲传系统,是以阴阳交姌的,以天盘立向的三合大系统。 同时,其在五子龙格龙时期,还用了洪范一脉。 杨公曾公就开始有分流。 北宋托辜长老的《入地眼》,以“发誓”的口气,说明以地盘立向,并且采用翻卦法。 托辜长老的发誓可信。 托辜长老说自己是继承唐朝丘公的门人青乌子,此言也不假。 唐朝丘公传法的时候,侧重传的是洪范系统,也就是现在所称呼的“大五行”,洪范五行,“癫癫倒”,叫法有许多。 洪范五行是以地盘立向,兼纳甲阴阳等。 这与《入地眼》的解说实际不差。 杨公曾公的“三合系统”,与《入地眼》与《催官篇》的洪范系统,实际是先天易与后天易。 这就是正五行与洪范五行的两大应用。 在唐朝丘公时代,两者归一,所以没有流派。 在杨公曾公时代,杨公曾公以正五行为主,逐渐推崇三合,这就化一为二的开始。 北宋托辜长老时代,以洪范五行为主,加入二十四山天星砂水法,以及翻卦抽爻,逐渐演变天星一支。 地道的,将“二”划分为“二”。 到了赖公时代,再将“二”有机统一,并且细分化,出现了现代的交合局面。 实际上,并无“三合派”,并无天星派,并无三元派,并无玄空派。 只有一个归元,就是“堪舆地理”。 所以说,丘公是一体,杨公曾公开始有分,托辜长老已经分二。 这是堪舆地理的一个时代划分。 天盘立向,地盘立向均可。 若是三合,必用天盘,也是最佳。 若是洪范五行天星法,必用地盘。 这是标准立向法,因使用源头不同。 另外,三合天盘立向也可用地盘,但要切记错卦挨星等。 正五行系统堪舆法与洪范五行系统堪舆法,要分清楚运用,形势峦头一体,理气因源头而有区别,这就操作法则的使用不同。 如此,所有疑惑,全部解透。 金氏堪舆形理歌形一片,理一片,形理相位同一片,形理错位又一片。 形两片,理一片,形合理非就两片,莫舍两片就一片。 形表面,理内面,表内相合又常非,局气取舍善斟酌。 形穿山,理透地,穿透二字捉仔细只究外边形势态,死尸也有肝肺脾。 习堪舆,懂此理,天机尽然泄彻底。 金氏堪舆歌棺是棺来向是向,莫把放棺当立向;棺是坐穴乘生气,向是纳水收堂气。 放棺立向混一谈,富贵阴阳从此别。 放棺乘气用平分,二八三七细审用;来龙坐穴合向水,雌雄二局同交姌。 先天后天体与用,二十四山藏五行,甲子纳音随盘走,七十二龙穿山行。 穿山又要透地合,两者皆真福气真。 有穿不透气不真,到头坐穴总平庸。 乘气尤需脉气纯,气杂总是不待言,乘气放棺为本准,再用立向纳水言,真经有言双山向,明此真理谨慎行。 格龙乘气用地盘,此为真理无需言,缝针立向收水意,时师几人懂此意。 妄把混淆纳一盘,以讹传讹由此的。 青囊天玉与玉尺,三经为本地理语。 乱传伪书害人深,蒋氏大鸿数第一。 只因古朝国严禁,罔说宗妙是伪语,宗妙本真语其伪,真真假假乱人心。 只为真机不易传,雾蔼迷障惑君心。 发布时间:2024-11-09 08:07:1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