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清明上坟,有哪些玄学? 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提到清明节,想必很多人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这首《清明》。 江南三月,细雨飘飘洒洒,路上的行人肝肠寸断,凄迷纷乱。 这是诗人笔下的清明时节,是一个悲伤的扫墓日。 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下,清明节因有着三天小长假,也成了很多了携三五好友外出踏青的日子。 春暖花开,穿过城市的喧嚣,走进大自然的环抱,感受无限春光。 但因为此节日的特殊性,有些老祖宗的规矩,我们不能忘。 遵守旧俗,不仅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古人的尊重。 别不信,听话照做。 注意这些玄学,旺你2一整年。 1上坟不带外姓人这里说的“外姓人”,当然除开已经嫁进家门的媳妇,媳妇属于自家人。 关于这种说法,在香港等地区体现很明显,比如女性出嫁后会冠夫姓,证明是自家人了。 给祖宗扫墓,是一个家族最严肃的大事,一般都是本宗族人员参与。 带外姓人是不太合适的。 特别是有些人在谈恋爱阶段,还没确定婚姻关系时,就带着对方一起去扫墓,这种做法是不太提倡的。 因为不确定的关系变数太大。 活人开开玩笑就算了,就不要跟祖宗开玩笑了。 2坟前贡品不独食祭扫时,我们都会带水果或者饭菜类的贡品。 贡品需在我们自己进食之前先盛出来,单独用碗或者盘子装好。 如果是肉类,我们这边的习俗是还需要在肉中间插一根筷子。 至于为啥要插上筷子? 我猜,应该是为了做个标记吧,不确定对不对。 祭祀完毕,贡品带回家。 回家的路上,大家就可以分享水果饼干等零食啦。 当然讲究的人,会回家后先清洗清洗,之后再吃。 但一定是大家分着吃,决不能独享,象征着所有人同享祖宗的恩泽。 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3不穿鲜艳的衣物在任何一个庄严的场合,穿着颜色鲜艳的衣物都是不得体的。 更何况是在墓地,在扫墓时,在悲伤的氛围里,如果你身着华服,可能遭受到别人异样的眼神,把你看做异类。 别人心情不好找发泄对象时,你就是最佳人选。 在这样的场合,穿着鲜艳的衣服,就是没事给自己找事。 小心地下魂灵也被你的华服吸引,跟随你回家了。 4不大声闲聊无论在任何场合,大声闲聊都是没有教养的行为。 在扫墓时大声闲聊,说明你既没有把祭扫这件事情当个事,不尊重祖宗,也表现出了你性格的聒噪和肤浅。 可能会引起整个家族的人嫌弃你。 坟墓是祖宗们安息之地,就不要打扰地下英魂。 在世时辛苦一生,就让他们在地下安安静静长眠吧。 5不践踏他人坟墓践踏他人坟墓,可谓是最可恨的行为了。 坟墓里埋葬的,要么是他人最尊敬的人,要么是他人最心爱的人,是他人梦里都求之不来的人,岂容你随意践踏? 我们在墓地或者有坟墓的山林间行走时,请一定要小心翼翼,避免踩踏他人坟墓。 如果万一不小心踩踏,记得坟前鞠个躬,诚恳地道歉。 这不是迷信,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事死如事生。 6不拍照发朋友圈清明踏青时,有人为了找存在感,会拍照录小视频,然后随手发个朋友圈。 家人放鞭炮,点香、鞠躬、坟头插花、仪式感满满。 但请你记住,这所有的仪式,你亲眼目睹就可以了,就不要发朋友圈给他人欣赏了。 最好的行为是,你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专注投入地参与其中。 想必你努力认真的样子,你家祖宗也喜欢吧? 7当然,以上是我湖北地区的习俗。 可能每个地方有所差异。 比如,有的地方不能把坟前贡品带回家吃,有的地方女儿不能回娘家扫墓等等。 一方山水,一方人。 无论怎样,严肃认真对待清明扫墓这件事,尊重失去亲人者情绪,既是一种祖宗沿袭下来的规矩,也体现了一个人的良好品行。 清明将至,记住老祖宗的话,享“王炸”人生。 公众号:小草的写作江湖 发布时间:2024-04-01 08:09:4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