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曹操都没打算杀关羽,为何夏侯惇却不想放过他呢? 内容: 谁放过谁? 你确认你不是在开玩笑? 关羽巴不得马上跑? 那是夏侯惇准备群殴关羽好不好? 三国演义原文是这么说的:关公依言,不投河北去,径取汝南来,正行之间,背后尘埃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当先夏侯惇大叫:“关某休走! ”这明显是夏侯惇找茬,收拾关羽的气势! 夏侯惇找的第一个杀关羽的借口是:丞相无明文传报,汝于路杀人,又斩吾部将,无礼太甚,我特来擒你,献于丞相发落! 话说完就准备开打,夏侯惇的目的就是弄死关羽! 这个时候曹操发的第一个传令官到了! 小说就是这样的扣人心弦,关键时刻总是如此刺激! “总是有那么一个桥段叫:刀下留人! ”,罗贯中老先生也是学的纯熟! 传令官报告夏侯惇曹操让关羽走! 夏侯惇这个时候是铁了心要杀关羽,找的第二个理由是:关某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 找到不违抗军令的理由之后,立即就和关羽开战了! 关羽一看搞不成事,必须开打了,就顺带来了一句:“吾岂惧汝耶! ”两个人就打起来了,打了三十多回合,没有胜负,这个时候张辽来了,把曹操的中心思想传达给两位,夏侯惇才没有了杀关羽的借口,关羽才有了脱身的机会! 以上是三国演义的桥段! 三国志平话的桥段又是怎样的呢? 先知关公欲往袁绍处寻觅皇叔;内有心腹人,都是曹公耳目。 相府不开三四日。 曹相共众官商议,有智囊先生张辽曰:“先使军兵于霸陵桥两势埋伏。 如关公至,丞相执盏与关公送路;关公但下马,用九牛许褚将关公执之。 如不下马,丞相赠十样锦袍;关公必下马谢袍,九牛许褚可以执之。 ”曹操深喜。 先于霸陵桥埋伏军兵。 曹操、许褚、张辽都至霸陵桥上等候。 是不是很惊奇,根本就没有这一段哈哈,关羽从曹营走的时候,确实是挂印封金,但是却没有过五关斩六将之说,也没有夏侯惇拦着不让走这趟子事! 问题来了? 为什么罗贯中老先生要设计这样一个桥段呢? 为何让关羽过去呢? 想表达啥呢? 一是成就故事的完备性,追求细节的完美! 过五关斩六将本来就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如何让一个故事完满呢? 关羽一路上斩杀的都是小喽啰,没有魏国的大将存在,这是不是魏国的城防就是一盘散沙啊? 会让后世人,觉得关羽就是一个能杀小人物的高手,为了解除后世人的疑惑,就设计在城防上必须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武将坐镇,这个人就是三国里出现比较少的夏侯惇了! 夏侯惇的出现,既显示了魏国的防卫能力是有张有弛的,同时也是边关大将都是能战的! 不得不说罗贯中老先生的深思缜密之处,可见一般! 二是故事背后的故事,更精彩,市场决定收入! 关羽的名声是在后世人的嘴中不断得到升华的,但是具体的事例却不够充分,为了扩展更多的故事,同时圈来更多的粉丝,也是罗贯中老先生写书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尤其是罗贯中喜欢说书先生,为了配合他们的要求,一段一段讲,每次都有一个惹人心动的悬念! 夏侯惇和关羽是一个级别的英雄,会在老百姓脑海里产生一个影响,关羽会不会被打死? 这个疑问会折磨很多人,说书人的生意才回好啊! 罗贯中的书才会好卖啊! 综上所述,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留给我们后世人眼中的关羽却是栩栩如生的,让他有了英雄气! 有血有肉,罗贯中的英雄气也表现得淋淋尽致! 发布时间:2024-11-24 08:12:2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4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