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说服马腾不反叛曹操的那个人是谁呢? 内容: 马腾是马超的父亲,是西北关中地区最强的军阀之一,其势力一直为曹操所忌惮。 袁绍死后,他的儿子袁尚任命了郭援为河东太守,联合高幹、南匈奴单于等人作乱,同时还联合了马腾等人,而马腾等人竟然在暗中答应了,形势一时间骤然紧张。 也就是说,郭援不但在侵蚀着曹操的地盘,如果他和马腾等人联合,还直接威胁着曹操的后防安全。 这时候,钟繇派出了一个人前去说服马腾,马腾不但没有出兵反叛曹操,反而让儿子马超带领一万精兵协助钟繇,最终把郭援打败。 后来,曹操要征讨荆州,仍然害怕马腾等人在身后生变,曹操又派了这个人前去说服马腾离开军队,到朝廷当官。 可以说,马腾自始至终都没有反叛曹操。 说服马腾不反叛曹操的这个人是谁呢?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这个人叫做张既。 张既字德容,冯翊(yi)高陵人。 公元202年,袁尚派他所任命的河东郡太守郭援,和并州刺史高幹以及匈奴的单于一起攻击河东郡。 同时又派使者联络关中诸将马腾等人起兵,马腾等暗中答应。 曹操正在黎阳同袁尚对峙,不能抽出更多部队援助,只能依靠司隶校尉钟繇支撑局面。 钟繇派张既去游说将军马腾等人,向他们陈述利害关系。 马腾一时间犹豫不决。 有个叫傅干的人对马腾说:“如今将军已经侍奉曹公,却怀有二心,想坐观成败;我想成败定下来以后,曹公奉天子之命来追究你的罪过,将军就会先挨刀了。 ”马腾非常害怕,傅干又趁机说,如今正是曹公危急的时候,将军如能率兵征伐郭援,必能取胜。 将军这是解救曹公的危机,曹公必定会深深感激将军,而将军的功名也将是无与伦比了。 马腾被说服,于是派儿子马超带领一万多精兵,前去与钟繇的部队汇合,攻击高斡、郭援。 战斗中,马超的部将庞德还斩杀了郭援,高幹和匈奴单于都被迫投降。 建安十年(公元205),高幹听说曹操要征讨乌丸,再次凭借并州反叛。 河内郡的张晟拥兵一万多人侵占崤山、渑水一带为寇,河东郡的卫固、弘农郡的张琰都起兵响应张晟。 曹操任命张既为议郎,参与钟繇军事,让他西去征召马腾等将领,会同钟繇联合攻击张晟等。 这时候,曹操任命的河东太守杜畿已经站稳了脚跟,在内外夹击之下,张晟失败,张琰、卫固被斩首,高斡逃奔荆州。 张既也因为此功劳被封为武始亭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将要讨伐荆州,但马腾等人分别据守着关中,总是曹操的后顾之忧。 曹操再次派遣张既告谕马腾等人,让他们离开各自的部队回朝待命。 在张既的劝说下,马腾开始答应下来,而后又犹豫不决。 张既担心马腾反悔再生变故,就移文沿途各县赶快作好准备,派食禄两千石(郡太守)以上的官员到郊外迎接马腾。 马腾不得已,启程入朝。 曹操表奏马腾为卫尉,封他的儿子马超为将军,统领马腾的兵马。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马腾因儿子马超此前的反叛被曹操杀死。 而他自己,虽然有过几次曾经想过自立,但最终都没有反叛曹操。 张既后来因为跟随曹操平定马超等关中将领有功,被任命为京兆尹,到魏国建国,出任雍州刺史。 曹操汉中失利,西北地区的阎俊与和鸾等人造反,张既献上坐山观虎斗之计,让他们互相残杀,为曹操所采纳,曹操不动刀兵而西北平定。 曹丕称帝后设置凉州,认为除了张既,没有人能够安定此地,于是任命张既为凉州刺史。 西北羌胡地区反复叛乱,张既任职凉州刺史期间,亲自带兵渡过黄河,以少胜多,一仗斩首俘虏敌人一万多人。 曹丕称张既这一仗不仅仅是打败了胡人,而是使河西一带永远安宁的功绩。 张既也因此功进爵为乡侯。 张既治理雍州、凉州二十多年,基本实现了政通人和,域内安定的局面,这和他能够处理好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原因。 通过张既治理雍、凉两州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当初钟繇和曹操派他去说服马腾,可以说是知人善任。 尽管张既说服马腾没有留下具体说辞,但他说的话一定是令马腾信服的。 而他三次出使马腾军营,马腾并没有说他有过欺骗从而难为他,还说明这个人值得信赖。 只可惜,马超西北反叛,导致了父亲马腾被杀,致使张既前面的努力并没有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实在是令人叹息! 发布时间:2025-01-19 08:07:36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