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宋国与鲁国之间有什么恩怨?宋闵公为何会被杀? 内容: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闵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据闻,这鲁庄公听说齐桓公继位后拜管仲为相,心里十分生气,感觉自己中了圈套。 身为一国之君,竟然被一个刚接任齐国的小毛头给玩的团团转,简直是奇耻大辱,这叫自己如何在鲁国立威? 为挽回这个丢了的面子,鲁庄公下令整顿军队,打算与齐国正面交锋、决一死战。 而齐国的情况也并不乐观,为什么呢? 原来齐国在公子小白继任之前,就先后经历了两次政变,一是齐襄公荒淫无道,骄奢淫逸,搅得整个齐国鸡犬不宁;二是公孙无知当权,滥杀无辜、喜怒无常,惹得民间怨声载道。 思及此,齐桓公便对管仲说:“我这刚刚继位,此前我们齐国经历了两次政变,国家内耗、亏损严重,实在是难以抵挡来势汹汹的鲁国大军。 与其像那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不如先发制人,打齐国个措手不及。 ”齐鲁短兵相接,步步作垫但我们都知道,这公子小白刚刚即位,齐国依然处于动荡时期,民心不定。 若此时贸然出兵攻打鲁国,恐怕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将整个齐国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管仲认为,与其贸然出兵,不如静观其变,也好留的时间整顿军队。 但齐桓公并不是一个保守之人,他驳斥了管仲的提议,坚决派鲍叔牙出兵征讨鲁国。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结果正如管仲所料,仓促出兵的齐军在长勺一战中大败,只能慌忙逃窜。 听闻齐军吃了败仗的齐桓公,怒火攻心,却又无可奈何。 而经此一战,本就伤痕累累的齐军更是元气大伤。 此时,鲍叔牙便向齐桓公进言:“鲁、宋两国素来是个冤大头,我们不妨与宋国结盟,强强联手,除掉鲁国这个大敌。 ”一、齐宋联盟《公羊传》:鲍叔牙曰:“齐鲁两家都是大国,军事力量相当,互相起来,攻则不足,守则有余。 今长勺之战,鲁为主,是以败于鲁。 臣愿以君命乞师于宋,齐宋联手出兵,可雪败于鲁国之耻。 ”东周时期,诸侯国之间的纷争十分激烈。 就拿宋、鲁两国来说,兵戎相见是它们的日常状态。 当时宋国君主是宋闵公,他听闻齐国如今是齐桓公当政,此人又善于谋略、胸有大志,是个经世治国的人才,如若能与他搞好关系,对自己、对宋国的将来必定是大有裨益。 现下宋闵公正发愁没有人给自己与齐桓公牵线,如今他反倒主动上门来结盟,简直是天助闵公也! 于是齐、宋两国约定日期,纷纷出兵一起攻打鲁国。 齐国一方派鲍叔牙为将,宋国一方派南宫长万为将。 说到南宫长万,这人来头可不小。 南宫长万是宋国威猛的军将, 身材十分精壮,力大无穷,在战场上厮杀无数强敌,鲜有败仗,是个难得的武将人才。 二、长万轻敌,引致祸端因此,这两国军队一集合,便立即整顿阵仗,直逼鲁国边境。 听闻齐、宋两国联盟的鲁庄公,立即派大夫公子偃深入敌后,打探军情。 公子偃前去查看一番后发现:鲍叔牙一方,军队警戒森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俨然一副随时随地即可上阵杀敌的模样。 而南宫长万一方呢,军阵闲散、队伍散漫,看起来十分杂乱无章,任谁看了都知道,这南宫长万并没有把此次的出兵放在心上,十分轻敌。 倘若两军联手,都能各司其职,定将鲁国围得水泄不通,纵使是它插翅也难飞。 但如果有一方怠慢了战事,便会给鲁国绝地反击的机会。 眼见着宋军心生懈怠、散漫之心,鲁庄公便立即下令,命公子偃出兵,趁夜偷袭防备力量薄弱的宋军。 一旦能将宋军攻下,齐军也就如那强弩之末,势必无法独战。 是夜,公子偃让手下准备了一百多张虎皮,并将这些虎皮套在马上,而后趁着夜色降临,立马摸黑靠近宋军。 彼时散漫的宋军并未察觉危险已经来临,说时迟那时快,公子偃立马让手下士兵点起火把,敲响锣鼓,嘶吼着冲向宋营。 因为鲁国的战马都被套上了虎皮,彼时夜色又深,宋军看的并不真切,以为是一群猛虎冲了过来,便争相逃跑。 因为平素里南宫长万并不怎么注重管理军队,所以鲁军这一招可是直接将宋军吓傻了,全都顾着逃命了。 眼见队伍已经四下走散了,南宫长万只能后撤。 三、长万兵败被俘,沦为阶下囚而此时,鲁庄公也率军赶到,与公子偃一同追赶宋军。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逃无可逃的南宫长万,只能下令与步步紧逼的鲁军决一死战,双方激烈地厮杀起来。 南宫长万手拿兵器左冲右突,势头强劲、无人可挡。 眼见着硬碰硬无法得逞,鲁庄公便命人拿来弓箭,一箭射中南宫长万的右肩。 而后,趁他拔箭之时,又再射一箭,直中他的左腿,南宫长万顺势倒地,被一干鲁兵纷纷上前围住。 鲁庄公十分欣赏南宫长万的能力,对他以礼相待,企图将他纳为己用。 四、鲁、宋重修旧好,南宫长万归国而鲍叔牙一方,见宋军吃了败仗,只得退军了。 在同一年,齐桓公派人前去周王室告知天子齐桓公即位的消息,并请求周王室为自己赐婚。 第二年,周天子把王室的一名女子下嫁给齐桓公为妻,并要求鲁庄公为其主婚。 经此一事,齐、鲁两国重修旧好,鲁、宋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同年秋天,宋国经过斡旋,成功将南宫长万解救出来。 祸从口中引非命一、归国受辱埋祸端南宫长万平安回到宋国后,就立马回宫拜见宋闵公。 宋闵公一见南宫长万,便与他开玩笑说:“当初你凭一己之力,斩杀众敌,放眼整个宋国,都无人能敌。 我非常敬重、欣赏你的才干。 可如今,在对鲁一战中,你竟然因为大意轻敌,沦为鲁国的阶下囚,我已经不尊敬你了。 ” 南官长万深知此次吃败仗,全在于自己的问题,内心羞愧难当,便匆忙找了个借口告退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为人君主,应该更加注重礼节,礼贤下士。 若经常与臣下开玩笑,时间久了,君臣之间极易生出嫌隙,甚至会在日后惹来祸害。 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宋闵公不是不懂,但他却不以为然,总觉得宋闵公自己与长万十分熟悉,可以开的了玩笑。 可他忘了,南宫长万可是纵横沙场的长胜将军,其心性高傲可见一斑。 都说“士可杀,不可辱”,所以这宋闵公是在无意间犯了大忌,也难怪他在后来会阴沟里翻船,死于非命了。 二、出游再辱临爆发一次宋闵公出宫游玩,众人兴致四起,便提议让南官长万表演他的独家绝活——扔戟。 这扔戟可是南宫长万的看家本领之一:他可以把一柄长戟扔到几丈高的空中,而后徒手接住,从未失手。 为了不扫众人的兴致,南宫长万便起身表演了一回,众人皆欢呼叫好,连连称赞。 宋闵公眼见这南宫长万出尽了风头,心里十分不快,嫉妒的很。 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宋闵公便命人呈上赌具,与南宫长万赌博,并用金斗盛酒,输了的人便要喝一斗酒。 辱南宫长万要说扔长戟,这可是南宫长万的拿手绝活。 但是论赌博,他可不是宋闵公的对手。 这不,刚开局五盘,南宫长万就输了个精光,连连五斗酒下肚,面上瞧着已有七八分醉了。 但是这南宫长万也是个争强好胜的主,他还想接着玩。 宋闵公见此,便嗤笑道:“你就是一个吃了败仗的鲁国阶下囚,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叫嚣着跟我玩? 简直是不自量力。 ”要说上次的羞辱是宋闵公的一句玩笑话,这南宫长万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此番这宋闵公以己之长欺人之短,还在一众宫人面前折辱自己,丝毫不留情面,让自己十分挂不住脸,南宫长万不由得心生些许恨意,但他忍住了没说话。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万曰:“甚矣,鲁侯之淑,鲁侯之美也! 天下诸侯宜为君者,唯鲁侯尔! ”闵公矜此妇人,妒其言,顾曰:“此虏也! 尔虏焉故,鲁侯之美恶乎至? ”三、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正在这时,宫中有人来报:周庄王刚刚驾崩,太子胡齐正式即位。 宋闵公说:“既然周室先王驾崩,另立新王,我们身为臣子的,也该派人前去吊唁逝者、恭贺新王登基了。 ”语毕,南宫长万便立马主动请缨,说:“我长这么大,还从未到过周天子脚下面圣呢。 我也非常想瞧一眼这王都的盛况,一饱眼福。 希望主公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代表宋国出使。 ”宋闵公听罢,便放声嘲笑他:“我泱泱大宋,难道就没人了吗? 需要派一个阶下囚充当我宋国的门面,去觐见周天子? 这不是打我的脸,丢我宋国的面子吗? ”宋闵公毫不留情的耻笑,惹来了众人一阵捧腹大笑。 这南宫长万本就因酒生了几分醉意,如今又接连被宋闵公在同僚面前侮辱,他一时怒火攻心,渐渐产生了怒意,趁着酒劲破口大骂:“你这昏庸无道的小人,自我回国那日起,你便接连侮辱我。 想我也是一心为宋,才会沦为那鲁国的阶下囚,你不仅不宽待我,反而揪着这事不放,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众人面前给我难堪。 狗急了能跳墙呢,逼急了囚徒也能杀人! ”四、狗急跳墙杀闵公宋闵公见南宫长万如此大逆不道,也大怒道:“你这该死的囚徒,竟敢对我如此无礼? 找死! ”说完,宋闵公就伸手去夺长万的长戟,妄图拿下这逆贼。 说时迟那时快,南宫长万一个侧身,便拿起近在咫尺的赌具,直接砸向宋闵公。 轰隆一声,宋闵公便被打倒在地,血流不止,不久便断气了。 《公羊传》:万怒,搏闵公,绝其脰。 随行的宫人们皆大惊失色,吓得四处逃窜。 此时的南宫长万仍怒气未消,提着长戟回到宫中,正好碰到了宋闵公的心腹——大夫仇牧。 仇牧瞅着同宋闵公出行的长万都回来了,便询问道:“主公在哪里? 怎么不见他人呢? ”南宫长万说:“昏君不顾君臣之礼,多次恶语相向,在众人面前几次三番地侮辱我,已经被我杀死了。 ”五、怒气冲天血洗宫仇牧看着面红耳赤的南宫长万,笑道:“将军莫不是吃醉酒了? 怎的说出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 ”长万说:“我没有醉,我说的全是实话。 不信,我给你看。 ”而后,长万便伸手让仇牧看了自己手掌上的鲜血。 仇牧方知这长万不是在开玩笑,便大骂道:“乱臣贼子,竟做出此般大逆不道之事,天理难容! ”仇牧闻君弑,趋而至,遇之于门,手剑而叱之。 万辟杀仇牧,碎其首,齿著乎门阖。 仇牧可谓不畏强御矣! 话一说完,仇牧就拿起手中的笏板去打长万。 长万左手抬高一挡,右手出拳,给了仇牧的头狠狠一击。 仇牧飞出几丈远,口吐鲜血,不久便一命呼呼了。 太宰华督听说宫中发生了内乱,便连忙赶来查看情况。 刚到东宫西门,就碰上了怒气冲冲的长万。 南宫长万二话不说,直接拿起手中的长戟,一举刺杀了华督。 《失败者的春秋》:南宫长万反手杀仇牧,把他的脑袋拍得粉碎,“齿著乎门阖”,一颗牙激射出去,竟然嵌进了门框里——这五个字一加,真仿佛可以看到公羊高老师就在现场,手指着门框嚷嚷:“看! 看! 门上还有牙呢! ”多行不义必自毙之诛长万宋闵公死后,南宫长万便扶持宋闵公的堂弟公子游为国君,其他公子为求保命,纷纷逃到其他国家去了。 公子御说也逃到了亳,以此躲避风头。 南宫长万深知公子御说是个有才干、善于谋略之人,如若放任他在外发展,势必会成为心腹大患。 于是,南宫长万便立马派自己的儿子南宫牛领兵去截杀公子御说,结果南宫牛兵败被杀。 公子御说取胜后,还让人四处散布假消息,说南宫牛已经得胜,抓到了公子御说,以此设计捉拿南宫长万。 明知中圈套的长万,带着老母亲连夜逃往陈国。 但后来,在陈宣公的帮助下,南宫长万被抓回国,而后被斩首,剁成肉泥,其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也未能躲过一劫。 小结:虽说这南宫长万因辱而怒杀宋闵公,是太过于冲动了,把自己逼到了绝境,临死都不得善终,还拖累一家老小,实在是亏的很。 但是罪魁祸首宋闵公枉顾君臣之礼,多次揪住南宫长万的痛处不放,还让他在众人面前受尽侮辱。 为君如此,也难怪底下的臣子会反他、杀他了。 都说士可杀不可辱。 这宋闵公不仅私下辱士,还多次在宫人面前折辱将领长万。 所以,他会落得如今惨死的下场,便是自作孽不可活,没什么值得同情或是可怜的地方。 发布时间:2025-01-30 08:34:58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