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转接电话的常规礼节 内容: 转接电话的常规礼节■转接电话拿着话筒和放下话筒一个样很多人在拿着话筒时,通常会比较注意自己的语言,会说“您找哪位? 请您稍等。 ”放下电话找人时,往往忘了对方也能听见,变得随心所欲,就像前面案例中所说的,变成了“是个男的”,或者说“一个有外地口音的人”,“一个声音挺娇的小姑娘”。 当对方在电话里听到这些形容方式时,会感到不愉快。 因此转接时,要同样用客气的方式叫人,或者应该用手捂上话筒,注意隔音。 ■做好电话记录如果对方要找的人不在,要尽量做好电话记录工作。 记录内容包括什么人、什么时间打的电话、大概是要说什么事(如果对方不愿意不必强问)、对方有什么要求(一看到字条马上回电话,还是晚上再打电话等)。 通常很多人在转接电话时不予记录或者记录得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姓和一个电话号码,这样对方要找的人工作繁忙的话,这种电话可能得不到及时回复。 ■确认对方姓名身份尽量用褒义词语替人转接电话,确认对方姓名时,尽量要用褒义词语。 不要脱口而出,用习惯用语去确认对方的姓名。 比如“您姓孙,是孙子的孙吗? ”“您姓冷,是冷淡的冷吗? ”诸如此类,让对方听了感到不快。 其实可以改成“是孙子兵法的孙吗? ”“是冷热的冷吗? ”在记录对方电话号码时,则一定要重复,以免记错。 ■未经要接电话者同意不要轻易将手机号码告诉对方转接电话时,如果来电者要找的人不在,对方询问手机号码时,转接者一定要经过要接电话者同意才能把手机号码告诉对方。 否则可能严重干扰到要接电话者的工作或生活。 ■讲究口德不乱传闲话如果转接到了一个敏感人物的电话,比如大家怀疑某某跟某某有特殊关系,恰好某某打电话找某某时被你接到了,这种时候千万不要捕风捉影,不要去转告第三人“谁给谁来电话了”,更不能在旁边偷听对方的电话内容。 不论是绯闻还是面对关系过于紧密的上下级,接电话者都不能妄自猜测,随意传播。 就像案例中所说的小飞的例子,随意猜测传播严重破坏了正常的人际关系。 专家观点--转接电话应把握好分寸转接电话不仅是帮忙叫人和记录来电者姓名和电话号码,它实际是一个如何处理好自己与来电者、自己与要接电话者之间关系的重要表现。 因此转接电话需要一个职业性处理。 一方面要清楚有效地把电话转接出去,另一方面不能给来电者留下不良印象,也不能给要接电话者带来麻烦。 该你说的不该你说的应把握好分寸。 发布时间:2025-02-08 08:18:15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