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我国白兰地酒的发展史 内容: 白兰地生产在我国历史悠久,著名的专门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李约瑟(josephneedham)博士曾发表文章认为:白兰地当首创于中国;《本草纲目》也曾有记载:“烧者取葡萄数十斤与大曲酿酢,入甑蒸之,以器承其滴露,古者西域造之,唐时破高昌,始得其法”。 然而直至中国第一个民族葡萄酒企业──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成立后,国内白兰地才真正得以发展,张弼士先生对中国的葡萄酒发展真可谓功不可没,单说一个地下大酒窖的建立,就可谓“气势磅礴”──酒窖低于海平面一米多,深七米,稳稳地扎根于泛白的沙滩上近一百年。 酒窖于1895年开始修建,直至1905年,历时十年经三次改建而成,采用的是土洋建筑法的结合,从此白兰地也如这酒窖一样稳稳地在中国扎下坚实的基础。 1915年国产白兰地“可雅”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我国有了自己品牌的优质白兰地,可雅白兰地也从此更名为金奖白兰地。 但白兰地毕竟为“洋酒”,要被国人接受认可,尚需长时间的渗入潜化,并且白兰地工艺复杂,酿制成本较高,因而价格也较之白酒偏高,白兰地的生产规模一直不大。 80年代后,改革开放使国门大开,“洋”字打头的观点、物品迅速为国内所接受,进口白兰地迅猛地涌入国内市场,在冲击了国内白兰地市场的同时,也使国内对白兰地的认识及国内白兰地生产得以发展,白兰地生产量在逐年扩大(见表1. 2. 1)。 白兰地是以葡萄为原料的蒸馏酒,其独特幽郁的香气来源于三大方面:一是葡萄原料品种香,二是蒸馏香,三是陈酿香。 由此看来葡萄品种是如此之重要,用于酿制白兰地的葡萄品种一般为白葡萄品种,白葡萄中单宁、挥发酸含量较低,总酸较高,所含杂质较少,因而所蒸白兰地更柔软、醇和。 具有以下特点的葡萄品种,较适宜作为白兰地生产原料:1、糖度低。 这样每升白兰地蒸馏酒所耗用的葡萄原料多,进入白兰地蒸馏酒中的葡萄品种自身的香气物质随之增多。 2、浆果成熟后酸度高。 较高的酸度可以参与白兰地的酯香的形成,适宜做白兰地的品种,葡萄成熟后滴定酸不应小于6g/l。 3、葡萄应为弱香型或中性香型,无突出及特别香气。 gb11856─1997标准中有这样一条“具有和谐的葡萄品种香”,“和谐”二字的理解必须靠多年的实践经验,用心体会,既要体现出原料品种香,又要与酒香和谐统一。 同时由于白兰地的长期贮存陈酿,葡萄品种香还应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性。 4、葡萄应高产而且抗病害性较好。 发布时间:2025-02-28 08:40:0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7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