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鲜竹酒的酿造 内容: 在粮食白酒酿制过程中,添加竹汁液,通过竹汁液的发酵作用,不仅可除去白酒中所含异杂味,还能制取药食两用,具有保健功能的鲜竹酒。 1、原料配方大米或玉米粉400分斤,中药曲2. 2公斤,根霉曲0. 8公斤,耐高温酒精活性干酵母精600克,果酒酵母60克,竹汁液5公升,高纯度蜂蜜12公斤,水1000公斤。 2、蒸料发酵先将大米或经40目筛粉碎的玉米放入温水中浸泡30-40分钟,然后入曾瓦蒸煮70分钟左右,将饭冷却至37℃,接种中药曲和根霉曲及酵母精后在培菌床保持品温37℃-38℃,培菌20-26小时后移入缸中,饭层厚度为10-13厘米,夏薄冬厚。 在饭层中央挖个呈喇叭状的穴,以利于通气及平衡各部物料的品温,待品温下降至32℃-34℃时盖上缸盖,并根据气温状况做好保温或降温工作。 在23℃-24℃下静置5-7天制成一次酒醪。 3、半固态二次发酵每40公斤糖化饭加鲜竹液0. 5公升,果酒酵母6克,高纯度蜂蜜1公斤,放入已消毒的瓷坛内,每坛加纯净水80公斤充分搅拌均匀后,用食品塑料布密封坛口,将酒醪温度控制在32℃-34℃,经20天发酵,竹汁液的有效成分被果酒酵母分解溶在酒醪中,在除去酒醪异味的同时,使酒醪变得具有竹汁液特有的清香味,酸甜爽口,醇厚悠长。 4、蒸馏将成熟酒醪压榨取汁(酒糟酿醋或制香醅),转入蒸馏锅。 上盖,封好锅边,连接过汽筒及冷凝器后开始蒸馏。 火力要均匀,以免焦醅成泡液进入汽筒,冷凝器上的水温不能超过55℃,先摘除头酒1. 5公斤,再接中馏酒。 在混合酒度为27度时接即为尾酒(将头酒、尾酒分别贮存作为调味酒)。 将中段酒贮入陶坛置于阴凉干燥处陈酿三个月以上,经勾兑调配成28度酒度,检验后,装瓶,贴商标,装箱销售。 在用粮食酿制白酒的过程中添加竹汁液,通过竹汁液的发酵作用,不仅可去除白酒中所含异杂味,还能制取药食两用、具有保健功能的鲜竹酒,其制作工艺如下:一、原料配方大米或玉米粉400kg、香药曲22kg、根霉曲0. 8kg、酵母600ml、翠微果酒酵母60l、竹汁液5kg、高纯度蜂蜜12kg、水1000l。 二、蒸料制曲先将200kg大米浸泡3小时~6小时,然后沥干粉碎为细粉,加蓼子草、麦芽、神曲、川芳、丁香、红花等香药粉22kg、曲母4kg、水120kg混匀,制成2厘米见方的圆坯小粒,将圆坯粒和细米粉曲母粉混匀入曲室培养。 前期曲温为28℃~31℃培养20小时,待霉菌丝倒下,酒药表面起白泡时可掀开盖布;中期酵母开始大量繁殖,曲温控制在27℃~29℃;后期曲药品温逐渐下降趋于成熟,将成熟的曲子在不超过40℃的范围内烘干制成香药曲。 三、培菌一次发酵先将大米或经40日筛粉碎的玉米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40分钟,然后入甑蒸煮70分钟左右。 将其冷却至37℃,按种投料量的1. 5%香药曲、0. 2%根霉曲、1000ml酵母后在培菌床保持品温37℃~38℃,培菌20小时~26小时后移入缸中,料层厚度为10cm~13cm,夏薄冬厚。 在料层中央挖个呈喇叭形的穴,以利于通气及平衡各部物料的品温,待品温下降至32℃~34℃时盖上缸盖,并根据气温状况做好保温或降温工作。 在23℃~24℃下静置5天~7天制成一次酒醪。 四、半固态二次发酵每40kg糖化料加鲜竹汁液2kg、翠微果酒酵母培养液2l、高纯度蜂蜜1kg放入已消毒的瓷缸内,每缸加纯净水80kg充分搅匀后,用食品级塑料布密封缸口。 将酒醪温控制在32℃~34℃,经20天发酵,竹汁液的有效成份被翠微果洒酵母分解溶在酒醪中,在去除酒醪异味的同时,使酒醪变得具有竹汁特有的清香味,酸甜爽口,醇厚悠长。 五、蒸馏将成熟酒醪压榨取汁(酒糟酿醋或制香酡)转入蒸馏锅,上盖、封好锅边,连结过汽筒及冷凝器后开始蒸馏。 火力要均匀,以免焦醅或泡液进汽筒。 冷凝器上的水温不能超过55℃。 先摘除酒头2. 5kg,再接中馏酒,在混合酒度为27度接为酒尾(将酒头、酒尾分别贮存作为调味酒)。 将中段酒贮入陶瓷坛置于阴凉干燥处陈酿三月以上,经勾兑调配成28度,检验和装瓶,贴商标,装箱销售。 发布时间:2025-03-20 09:01:12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