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江苏虎丘塔 内容: 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阖闾)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 此山高仅36米,但古树参天,周围有不少名胜。 山小景多,是虎丘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千年虎丘塔矗立山上,使虎丘自古以来就是著名游览胜地,苏东坡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者,乃憾事也。 ”虎丘古迹很多,传说丰富,集林泉之致,丘豁之韵,堪称“吴中第一名胜”。 虎丘的著名景观有:断梁殿、试剑石、枕头石、真娘墓、千人石、剑池、天下第三泉、孙武亭、望苏台等。 入虎丘后,沿山路而上,一路可见著名的虎丘十八景。 这些名胜古迹都有许多引人入胜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 十八景中,首屈一指的是云岩寺塔,也就是虎丘塔。 虎丘塔是建于宋代(961年)的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 5米。 由于地基的原因,塔身自400年前就开始向西北方向倾斜。 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 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其塔顶偏离4. 4米)。 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碗罕见的艺术珍品。 在千人石正北石壁上,镌刻着四个大字:“虎丘剑池”。 据说这四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 另有传说,现在的虎丘二字已非颜氏原书,而是后人补书刻上去的,所以在当地有"真剑池、假虎丘"的说法。 所谓剑池是在崖壁下有一窄如长剑的水池。 吴王阖闾墓可能在这里,相传当时曾以鱼肠剑和其他宝剑3千为吴王殉葬,故名剑池。 山上有一石井,传为唐代陆羽所挖,称为“陆羽井”。 陆羽是我国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 据《苏州府志》记载,陆羽曾长期寓居虎丘,一边研究茶叶,一边著作《茶经》。 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评为“天下第五泉”。 宋代诗人苏轼曾经说过:"到苏州而不游虎丘,诚为憾事。 "这次到苏州绝不能不到古人曾称赞过的地方一游。 世界闻名的虎丘塔在苏州西北七公里处,高高耸立于景色幽雅的虎丘山巅,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塔,由于风格与同一时期建的杭州雷峰塔相似,被誉为江南二古塔。 走过一段山路,眼前豁然开朗,已经千年的巍峨古塔呈现在眼前。 据导游介绍,虎丘塔是云岩寺的塔,称云岩寺塔。 该塔始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 据记载,隋文帝就曾在此建塔,但那是座木塔,现虎丘塔即在木塔原址上建筑的。 高七层,塔身平面呈八角形,是一座砖身木檐仿楼阁形宝塔。 由于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因而顶部和木檐都遭到了毁坏,原来的高度已无法知道。 据有关专家调查,虎丘塔在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改建第七层时,发现明显倾斜。 当时曾将此位置略向相反方向校正,以改变重心,纠正倾斜,也曾起过一定的作用。 但近300多年来塔身倾斜还在继续发展中,可能是由于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所引起的。 现在看到的虎丘塔已是座斜塔,据初步测量,塔顶部中心点距塔中心垂直线已达2. 34米,斜度为2. 48度。 杭州雷峰塔已经倒塌,建于公元961年的虎丘塔还依然矗立着,已有1000多年历史。 今天,这座耸立于虎丘山巅的千年古塔,已成为古城苏州的标志,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这真是:沧浪网狮拙政园,天岩北寺虎丘山。 蔚林双塔枫桥夜,美景长留天地间。 最近听说杭州还要重建雷峰塔,再现雷峰塔的风采。 虽然新塔远不及旧塔,但这也充分体现了现代人对我国博大精深的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子孙后代所建立的一个功德。 发布时间:2025-03-28 15:17:28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8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