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提起中国南北岩画时,北方岩画有着怎样的题材划分 内容: 北方岩画多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图形有穹庐、毡帐、车轮、车辆等器物,还有天神、地祗、祖先、日月星辰、原始数码以及手印、足印、动物蹄印等。 依题材划分,北方岩画主要分为类人面像岩画、狩猎岩画、生殖岩画。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类人面像岩画以其数量的丰富,风格的多样,在世界岩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我们将类人面像岩画分为无轮廓型、半轮廓型、全轮廓型、头饰型四种类型,其中头饰型是指除凿刻眼睛、纹面之外还包括带有头饰的人面像。 岩画中的类人面像与各地出土的彩陶、陶塑和骨雕中的类人面像得以相互印证。 我们从总体特征上可分列出它们相似的轮廓型、相似的年代、又从相似的特征中考证人类远古文化的滋生、衍化过程及制作原始艺术品的文化动机。 例如大量分布在原始艺术品之中的型类人面像,经过我们比较研究得出:它在原始时代首先是历法冬至日的标志,后来衍化为商族祖先崇拜的标志;而内蒙阴山岩画中的类人面像,除了有着祖先崇拜的含义外,人面像面部或额头之上刻划的直道,还有着古代先民“嫠面”习俗。 运用民俗学、原始宗教方面的知识,看到隐匿在类人面岩画背后的原始文化的奥秘。 类人面像是岩画中的重头戏,大约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也是中国国岩画中出现最早的题材。 现在还不能对所有类人面像岩画作出较为符合情理的分析。 对人面像的研究将是岩画研究的一大课题。 2、狩猎岩画即被表现的动物,它是被猎杀的对象,又是受敬畏的对象。 在中国北方阴山乌拉特中旗发现的“猎鹿”岩画,充分显露出创作者的心理动机。 整幅画面突出野鹿的地位,它虽身中数箭,却依然屹立不动,体现出远古先民对野鹿存有的巫术情节。 狩猎岩画是狩猎者的艺术,其目的是为了狩猎的成功和动物的繁殖。 新疆新源县岩画中,狩猎者手中的箭,已被意化为长长的一根线,表现出狩猎者对动物的占有欲。 这种实例在中国北方岩画中有很多。 发布时间:2025-04-05 08:31:04 来源:政卿事迹网 链接:https://www.zenqin.com/time/9100.html